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人文社出版红研所《红楼梦》校注本四十周年暨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的嘉宾

已有 2953 次阅读 2022-8-21 15:15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人文社出版红研所《红楼梦》校注本四十周年暨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的嘉宾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8月21日(第30725篇)

昨日下午我陪吕启祥参加人文社出版红研所《红楼梦》校注本四十周年暨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主持发布会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负责人、也是第四版《红楼梦》责任编辑之一胡文骏编审。这位年轻活力四射的学者型编审堪称《红楼梦》专栏节目优秀主持人。正式开始前的云游曹雪芹故居节目就看到了他主持的身影。与会的嘉宾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李红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北京大学教授陈熙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孙伟科教授,当代青年作家笛安,国家一级导演、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贾宝玉饰演者欧阳奋强线上参加。

照片14张中前12张拍自会议现场

1,主宾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李红强致辞

 DSCN9039.JPG

2,胡文骏、吕启祥、张庆善、陈熙中

 DSCN9045.JPG

3吕启祥、张庆善、陈熙中

 DSCN9064.JPG

4吕启祥

 DSCN9055 - 副本.JPG

5陈熙中

 DSCN9065.JPG

6张庆善

 DSCN9076.JPG

7,胡文骏、孙伟科、笛安

 DSCN9082.JPG

8,欧阳奋强(联线)

 DSCN9092.JPG

9.胡文骏、孙伟科、笛安

 DSCN9094.JPG

10,孙伟科

 DSCN9099.JPG

11,笛安

 DSCN9108.JPG

12,胡文骏、笛安、孙伟科、吕启祥、张庆善、陈熙中、李红强

 DSCN9126.JPG

13,后排 孙大海、石中琪、胡文骏、董岑仕、徐文凯,前排孙伟科、吕启祥、张庆善、臧永清(人文社社长),摄于2021.6.2

DSCN6821.JPG

14,后排胡文骏、董岑仕、徐文凯、石中琪、孙大海;前排陈熙中、张庆善、吕启祥、孙伟科,摄于2022.3.4DSCN8978.JPG

*******************************

820日,来赴一场《红楼梦》文化盛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08-17 18:15 发表于北京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问世二百七十多年来,被各层面读者广泛阅读,并由之产生专门的研究学科,对中国人的素养、思维、生活等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至今仍是阅读热点之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出版《红楼梦》校注整理本的出版机构,从1953年开始,国人阅读《红楼梦》的通行读本几乎都是人文社版本。在1981年之前,人文社向大众发行的《红楼梦》读本,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由周汝昌、周绍良、李易校订标点,启功注释的版本。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版的新中国第一个《红楼梦》整理

随着《红楼梦》早期抄本(尤以脂砚斋评点本为代表)的不断被发现和研究深入,学界对于在大众中影响巨大的《红楼梦》整理本也提出新的要求——希望以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早期抄本为底本进行整理普及出版工作。

1974年,时任中宣部文化组副组长的袁水拍倡议重新整理《红楼梦》普及读本,1975年校注组成立,由袁水拍任组长,冯其庸、李希凡任副组长。随后,校注组确定以早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为前八十回底本,程甲本为后四十回底本,校注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红楼梦》读本。此后七年,由冯其庸任校注工作总负责人,集结了当时红学领域的主要专家,先后参与校注工作的有冯其庸、李希凡、刘梦溪、吕启祥、孙逊、沈天佑、沈彭年、应必诚、周雷、林冠夫、胡文彬、曾扬华、顾平旦、陶建基、徐贻庭、朱彤、张锦池、蔡义江、祝肇年、丁维忠等二十余位学者,还有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老红学家担任顾问。

 

19823月,署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正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成为向全国发行的《红楼梦》通行读本。又简称为“新校注本”、“红研所校注本”。

1975年启动到1982年出书,《红楼梦》新校注本的撰稿工作经历长达七年的曲折过程,校注组整理校记6000多条,成书时精简为1000多条;撰写注释3500多条,成书时精简为2300多条。此外,校注组的工作还为《红楼梦学刊》创刊(197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成立(分别为19791980年)打下基础,这项工作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校注本身。

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于1996年和2008年两次推出全面修订版。每次修订,都改正了上一版的疏漏讹误,更重要的是不断吸收红学研究的新成果,使其与时俱进,日臻完善。例如2008年修订版将作者署名由延续了数十年的“曹雪芹、高鹗著”,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就是总结、吸收红学研究成果,这也引起了学界和读者的关注。

1982年至今,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各种版本形态(包括近几年推出的“精装珍藏版”、“大字本”、“有声版”等)累计发行近1000万套,成为当前在读者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红楼梦》读本。2022年出版四十周年之际,原校注组专家和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相关学者,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一起对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推出了修订新版(即第四版),以期以更完善的面貌向读者大众传播《红楼梦》文化。

四十年来,人文社的这部堪称当代传播最为广泛的《红楼梦》读本,对于红学研究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几代读者阅读《红楼梦》的记忆也与之相关。

820日,我们将举办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出版四十周年纪念暨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邀请多位学者、作家、文艺工作者,回顾出版历程,分享阅读记忆,发布新修订版信息,致敬为传播经典付出辛劳的前辈学人,引导大众品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活动嘉宾

DSCN9196.JPG

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936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余姚。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留系任教。1980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1985年评为研究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参加统编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编写。七十年代中期起,参加《红楼梦》校注工作和《红楼梦大辞典》初版的编写。著有《红楼梦开卷录》、《红楼梦会心录》(台北版)、《红楼梦寻味录》、自选集《吕启祥论红楼梦》、《红楼梦会心录》(商务增订版)、《〈红楼梦〉校读文存》。与友人合作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DSCN9197.JPG

陈熙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已退休)。从事中国古代文论和明清小说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编著有《红楼求真录》《水浒传校注本》《喻世明言校注本》《红楼梦校注本》,合编有《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水浒传会评本》《三国演义会评本》。

 DSCN9199.JPG

张庆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

辽宁大连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名誉所长、《红楼梦学刊》名誉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等。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与《红楼梦》研究,积极参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编著有《漫说红楼》《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话说红楼梦中人》《〈西游记〉校点注释》《非遗碎墨——张庆善非遗保护文集》等。

DSCN9202.JPG 

欧阳奋强(国家一级导演、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贾宝玉饰演者)

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艺术与文创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电视剧专委会副主任、四川影视联盟特聘专家、四川省高教委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导演作品三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五次获中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及“金鹰奖”、少数民族题材“骏马奖”等。个人曾获全国广电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电视剧“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中国优秀电视剧导演称号等。电视剧代表作:《爱在雨季》《纯真岁月》《一个好汉两个帮》《中国公主杜兰朵》《我的呆萌老公》《反击》《一诺无悔》《金色索玛花》等。

 DSCN9204.JPG

孙伟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

河南巩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主任、《红楼梦学刊》主编。研究领域涉及:《红楼梦》研究、美学艺术学、中国现代文学等。在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逾百余万字。著作有《艺术美学导论》《〈红楼梦〉美学阐释》《红楼梦与诗性智慧》《寻真问美集——艺术长短论》等。

 DSCN9205.JPG

笛安

作家

1983年生于山西太原。200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龙城三部曲”系列小说(《西决》《东霓》《南音》),长篇小说《南方有令秧》《景恒街》等。曾获“人民文学奖”之“最佳长篇小说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52030.html

上一篇:人文社《红楼梦》校注本四十周年暨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上校注组专家展板
下一篇:2022.8.20人文社《红楼梦》发布会后部分合影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