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花五年时间每天五六个小时编撰个人藏书书目图啥?

已有 1271 次阅读 2022-1-3 11:20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花五年时间每天五六个小时编撰个人藏书书目图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月3日发布(29105)

自2019年1月起已经连续三年,每天花上五六个小时编撰个人藏书书目,究竟图个啥?

最先的考虑是随着电子图书的兴起,纸质图书的衰微,需要将个人

辛苦半个多世纪收集利用的图书完整保存和传承。这件事在职的不愿干也无时间干,如果没有书目编录也给接收单位带来极大困难,所以边个目录是为了流传的需要。时下文化兴和纸质图书存还存在堵点。

起先家乡(江苏扬中西来桥镇)书记一口应承会照单接收,有地方陈列,谁知一纸调令,人走茶凉,搁置下来。后看,天通苑文化中心只接收特定有限图书,并不适合我,如果昌平天通苑地区开辟旧书陈列馆倒是和我对路,不知有无这类“顶层设计”。半年前在一次退休支部会议上,我提起北师大历史学院的外文资料室是否可以考虑接收我的全部外文图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极力支持,希望落实。现在半年过去并无音讯。我还想到兴建中的分校区如深圳校区或者沙河校区,如果愿意接收也是一个选项。总之,我们不愿意将图书大卸八块,搞得支离破碎。

   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整理图书的过程也就是一次温故而知新。这些图书现在多半年轻人甚至在职学者不大看,不过学术研究是一个学术史的发展过程,承上启下岂可隔断,忘记历史以论带史或者代史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在疫情宅家期间,我也不感到寂寞,家中本有可看的各种图书。此外,创新不能停在口头上,没有继承,不了解前人学术成果谈何创新呢?

******************************

宅居在家潜心编撰个人藏书书目

已有 707 次阅读 2020-2-22 10:06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宅居在家潜心编撰个人藏书书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222日发布(第23939篇)

对于退休学者来说,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宅居在家少出门乃至不出门,既是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对自己和家庭的保护,还是潜心治学的好时机。这个时期,不用去学校开会了,形式主义的要求不灵了,访亲会友的时间压后了,出门旅游的计划取消了,外出采购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甚至医院也不去了,总之,闭门在家的时间比任何时候都多了。

时间多了,怎么安排好在平时很难得多的时间就显得很重要了。对于我来说,翻看自己收藏的旧书,有计划地对旧书做个书目加以编目,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自今年以来,在五十多天里,平均每天撰写了8本书的书目提要,算起来已经有400多本了,全部是美国问题中文书目,有的现在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已经不收藏了。做这些书目,第一步要在近万册图书中找出来,第二步做分类,盖章收藏章,贴上分类书标,第三步拍照贝宁传入电脑,第四步电脑输入提要内容,第五步在我的博客上发布。这样的工作自去年一月以来至今连续做了整一年有余,前后发布了一千多本了,平均每本书用时一个小时。

所有这些书是准备无偿捐赠给家乡的,去年家乡的镇党委书记工作调动了,换了新领导,当时的口头协议还管用否不知道,需要重新联系了,如果能够保持连续性最好,不然要另行考虑了。

不过这件编目工作绝不会停止,前后需要五年时间完成,不仅每本书都有分类和书标,还有电子版,含书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做好这件是需要潜心,需要时间,需要健康的身体,希望能够顺利完成。感谢科学网为我发布这些书目提供服务和方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1976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19384.html

上一篇:三年来完成个人藏书书目书架书影
下一篇:宅家第二年乐观心态,自得其乐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