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月校著《四姑八嫂》【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
【文史综合研究藏书】(WSZH编号第6814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11月5日发布(第28727)
2019年1月6日-2021年5月31日笔者整理并通过博客先后发布了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个人在纸媒发表的论著、译、评、介学术资料;吕启祥在纸质图书报刊上发表的论著、黄安年美国问题中文藏书、吕启祥藏书《红楼梦》研究书目等目录。完整保存这些学术资料,符合我们践行学术报国的心愿和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宗旨,也是一个普通教学和学术工作者学术探索历程的文字记录。对于笔者通过网上广泛征求有意接收的单位达成无偿捐赠的承诺,也提供了一个完整目录检索。
自2021年6月1日开始集中发布我们藏书中的《文史综合》部分书目,这些书目不包含已经发布上述目录。《文史综合》部分书目按我们的藏书情况大体上:
文史综合书目(WSZH)目录
WSZH0 工具书
WSZH1 哲学类
WSZH2 政治类
WSZH3 历史类
WSZH4 经济类
WSZH5 科技类
WSZH6 文学类
WSZH7 教育类
WSZH8 地理类
WSZH9 其他类
需要说明的是藏书分类是主要为便于个人所藏图书的查找。本书目客观叙述该书出版基本信息,内容评价见仁见智,也不涉及发布人的学术观点。
现在发布的是蔡月校著《四姑八嫂》【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文史综合研究藏书】(WSZH编号第68148),杭州艺文报刊印务有限公司,218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制,710X1000MM,16开,26印张,406页,33.2万字。46元, ISBN978-7-5190-3764-2, 责
9.1.7)
目录,后记(2019.7.4)
***************************************
照片12张拍自蔡月校著《四姑八嫂》【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文史综合研究藏书】(WSZH编号第681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附:
喜见蔡月校新著《四姑八嫂》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3月1日发布(第21072篇)
现在受权发布吕启祥文“喜见蔡月校新著《四姑八嫂》”,《四姑八嫂》一书参见蔡月校著《四姑八嫂》提要,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2月26日发布(第21040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164298
****************************
2018年岁末,去沪探亲,得到一本从浙江萧山带来的新书,为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的《四姑八嫂》,作者蔡月校是我的表弟。论亲缘是很近的, 他是我大姑母的儿子,论交往却疏,几乎没怎么见过。只记得抗日战争后期我随祖母逃难,从上海去浙江乡下,途径大姑母家住了几天,其时月校似尚未出生,长大后天南地北,缘悭一面。从亲戚处略知月校长居萧山、精于厨艺、善讲故事、业余写作,这部三十余万字的大书是他心智的结晶、创作的硕果,送给我包含着一份亲情。
《四姑八嫂》的书名先就透着新鲜劲儿和平民范儿。我读作品不多,大体知晓古今作品的名头,当代作家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往往煞费苦心不欲雷同,像“四姑八嫂”这样平实、平朴的书名恐怕不多,仿佛顺嘴流出一般,反倒平中出奇、俗中出俏了。这书名于我极具亲和力,见书就忍不住要翻了。
打开书页,即有一股民俗乡凤、厨艺肴香扑面而来,十分亲切。开篇便是“割稻时光”, 割稻是一年农事中的重头戏、力气活,农家不能亏待在田间辛劳出力的种田人,饭菜上桌,“两碗油腐红烧肉,两碗油汤芋艿,两碗虾米烧冬瓜,配了嫩韭菜,两碗青菜炒千张,一碗油煎红烧鱼,还有一碗笋干豆板开洋汤。齐齐整整,十碗嗄饭(按方言,指下饭菜肴)”,每桌八人,总共四桌。还用大肚锡壶,上了黄酒。那鱼的烧法,有个讲究,先把锅烧烫,“切块生姜,把热锅擦了一遍”,再放油煎鱼,“待带着鱼皮的一面成了老黄颜色加入黄酒、白糖、酱油、姜片, 添加清水与鱼块齐平,又放上四只干辣椒”,盖锅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焖,鱼香四溢。书中不止一次地写到烧鱼,不粘锅的秘诀,大约是热锅擦姜。农忙时节的伙食要让干重活的人,大口吃饭,满筷夹菜,实惠可口,吃饱吃好。写来本色到位,似在眼前。(书中第7页,下同)
如果是请客或走亲戚做客,那菜肴就精致考究得多,其品位自然高于农忙时节的饭菜。书中多有这方面的详写。如五嫂是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媳妇,进门不久便亲自下厨,身手不凡,煎炒蒸煮,无不精到,不上一时,三桌饭菜烧好,端上来看“一碗力鲞蒸肉饼、一碗油煎红烧鲫鱼、一晚盐水带籽虾,还有白切羊肉、肉丝炒豆芽、咸菜茭白干丝千张包、一碗香菇煎豆腐、另配一碗丝瓜蛋花汤。齐齐整整八个碗头,红、黄、绿、白,有色有香。”(第91页)先上的点心也不用通常的麻团,端上碗来“只见雪白的馄饨卧在清汤中,配着紫菜、虾米、嫩黄的蛋丝、碧绿的葱花,鲜香无比。” (第90页)书中又写到娘家人去新出嫁的二姑家做客,上桌的都是时鲜菜肴:“虾油清蒸小黄鱼、春笋炒‘(左)鱼(右)步’鱼、油爆大虾、雪菜蘑菇……”并无一碗办喜酒用过的大鱼大肉。这是小镇上普通人家的待客之宴。(第73页)难得的是作者不仅写出了桌上菜肴的色香味形,提示了烹调的细节和要领,而且对食材的来历、用途、搭配都了然于胸。我们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或曰就地取材、物尽其用是形成食俗民风的依凭。萧山一带河里塘中有丰富鱼虾,山间农地有竹笋,园中有菜蔬豆荚,平时勤俭度日,年节方杀猪动荤,为便于储存,浸入“虾油露”中,即“用鸡汤、黄酒,加花椒大茴,提了虾油,冷透了,把烧熟的鸡、鹅、猪肚、肫、肝都浸在里面”。还有用猪油渣、鸡肚肠、香干、油豆腐等切成丁做成的酱,是为常备菜。书中更写写全家动员用新鲜芥菜做腌菜的全过程,从洗菜、换水、晾菜至半湿半干,叶子已黄多青少了,到加粗盐揉匀,一层一层的撳在坛里, 压结实了,坛口封好,把坛口朝下,倒放在阴凉的地方,就成了倒笃菜。“倒笃菜是家中饭桌上一年四季都要吃的咸菜,可蒸豆腐、茄子、甜菜,也可以用来炒南瓜丝、毛豆籽等蔬菜,配在鱼肉里,味道也十分鲜美。”(第83页)
上述种种,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确切地说,是呈现了“家”的味道。我自幼回乡的时日极短,祖母和母亲则几十年间都与我同住,使我虽则离乡而乡音未改、食俗依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文提到的那些菜肴在我的小家几乎都做过,或者听说过,回忆过。时至今日,祖母离世已经四十多年,母亲去世也已十多年,自腌雪里蕻的习惯还保留着,老伴每年秋天都会从农贸市场购买新鲜的雪菜(即芥菜)洗净、晾晒、置入口小肚大的菜坛中,分层码放并加适量粗盐,到冬春之际,炒菜烧汤下面作为配菜随时取用。这种自制雪里蕻有时馈赠友人,还颇受欢迎。
这里还想特别说说农历新年的习俗。如今的电视节目和新闻媒体大量的春节报道中“包饺子”独领风骚,成了中国新年的标志性饮食文化节目,在海外华人的新春聚会中也十分瞩目。包饺子当然是极具中国凤的年俗,在北方广大产麦区广泛流行,深植人心,通过《白毛女》这样的经典作品和春晚节目更为人们熟知。但中国地域广阔,民俗多样,似不能以包饺子涵盖或取代。据我有限的生活经验,在华南,比如广东,过年必蒸萝卜丝糕,上缀各种腊味,还要炸煎堆、油角。在江南,除夕的年夜饭丰盛喜庆,并无饺子,新年的主角是年糕。正月初一早上吃的是藕粥、豆茶(红豆和年糕汤), 来拜年的客人先奉上一盅茶, 上盖下托,盖边放着一个青果(橄榄),称为元宝。点心则有年糕、汤团、粽子、蒸饺之类。这种饺子是米粉做的,馅心可甜可咸,甜的大多用豆沙,做成圆形,咸的做成半月形,其馅鲜美,先要炒熟,裹点心是细巧的活,在除夕夜就要做好上屉蒸熟。说到底,它也是一种米粉派生的点心,是配角。北方的水饺就不同了,它是过年的主角、面食的正宗,没有饺子不能算过年。我这个江南人在北京生活已超过一甲子,也曽入乡随俗,但至今没有过年包饺子的习惯。母亲在世,虽居京城,仍尽依旧俗,年前多做一些放得住的肴馔,春节少动火,除夕丰盛一些,吃米饭而不包饺子。母亲不在更加简约,承邻居盛情,常送饺子来,自己从来不包,乡俗难改吧。
眼前这本书,关于年俗有详尽周全的描写,补足了我残缺的记忆,拓展了我的眼界。从冬至写起,顺序依次,娓娓道来,先是制豆沙、炒芝麻、做麻团;到中旬就做年糕,一斗米一蒸,檽米和梗米的比例为1比2,舂年糕是江南农村必不可少的习俗,相当隆重,全家动员,烧水,加水拌粉、捣糕各司其职, 舂年糕是力气活,要多人轮流上场。“第一蒸年糕舂好,是要留起请菩萨的,上面印上红胭脂的圆福字。第二蒸到一半的时候,女人们拿个淘箩就来扯糕花团,分给大家当点心吃,又香又檽。”印的花样也多起来有双喜、寿字,还有蝙蝠、梅花等。(第24页)到了腊月二十,就忙于掸尘扫除、揩梁净窗,廿三谢灶,三十接灶,灶司菩萨也是要换岗的,这方面的故事同其他地方都差不多。除夕敬菩萨请大人(祖宗),尔后一家人吃团圆饭守岁。除去包饺子的节目,各种仪节应和各地大同小异。新年以降,每个时令几乎都有记叙描述。令人惊喜的是我居然发现了重阳糕的制作。重阳节,如今只知登高,还是敬老的节日,似并没有特别的民俗,依稀记得幼时吃过一种重阳糕,早已淡忘。本书竟有重阳糕制作的特写,是很精彩的段落,属五嫂的绝活。原料用米粉、芝麻、桂花糖、青梅丝、栗子肉等,还需要糕模子。搓揉米粉有讲究,手势要轻,加拌凉水要适度,多了粉成块变硬,少了蒸起来会夹生。将搓好的粉铺在模子里压平,放上栗子肉,撒上芝麻、桂花糖,大火蒸十多分钟透出香甜之气,掀盖撒上青梅丝、红玫瑰丝,如果有瓜子仁、松子仁、金橘饼,味道就更好了。蒸得的糕晾一会,用熟油把菜刀两面擦过,四角对正斜线切开,就是各种形状的重阳糕了。(第278页)记得家里从前有糕模子,当然不是《红楼梦》里银质的,而是普通的印糕板。现在看到书中写重阳糕的蒸制,那香味似乎从纸上透了出来。
婚丧嫁娶的风习也是本书的着力之部,对此我并无直接的感受,住在城市少有“吃喜酒”之类的应酬,只是从祖母母亲口中多少知道一些“规矩大、礼数多”的陈年旧事。至今我家里还保存着两个箱子,是母亲的陪嫁,箱子大而轻,外面光滑,朱红色,乡下称皮板箱。母亲结婚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外祖父是教书先生,开明俭朴,嫁妆大约已经改良简化,但仍有几圆几方,中规中矩。我在乡下也见过成系列的大小木盆铜盆,还有漆器的提篮。这两个箱子从乡下搬到上海,从上海搬到北京,经历战乱播迁,保存了一份嫁妆的实物。而有关婚配嫁娶的风尚习俗、仪节流程,在这本书里有全景式的完整呈现。比方普通人家规格最高的嫁妆包括“一张四把”,指一张眠床、堂橱、八仙桌、太师椅等; “五方六圆”,应是箱、柜、盆、盘、杯、碗等, 有银、铜、锡器、瓷器之类。(第33页)床上有所谓“八床八毯”,包括绸、缎、毛、绒、线、布各种质地和大红、翠绿、宝蓝、鹅黄各种色彩的被褥和毯子。男方发往女家的礼品俗称“三担头”,也是琳琅满目,其中包括了五十斤一坛的成坛成双的“绍兴女儿红黄酒”,就是喜酒,酒坛面上泥封处也贴了双囍字,体现了十足的地域风貌。(第27-28页)再说办酒的规格,本书作者十分娴熟,一一道来:农村都用方桌,八人一桌,十个碗头,分双蒸双扣两种,“菜肴小炒、三鲜、脚爪、细炒定糕、红烧肉、醋溜鱼,另配两碗素菜,共八碗打底不变。双蒸十碗加一只蹄膀、一只全鸡。双扣十碗,规格低一点,不上蹄膀全鸡,换成力笋扣肉和白鲞栗子扣鸡。”(第34页)这份菜单大长了我的见识,近年农村小辈亲戚多有盖房婚嫁喜事,往往办酒几十桌,不知费用几何。书中如实写出,让人心中有个参照系。我常想,江南富庶,生活好了,喜庆办酒席在情理之中;然而勤俭为本,量入为出也是民风所尚,攀比之风尤不可长。
上文所举一年中的四时八节,一生之中的婚丧嫁娶,是民俗乡风的重要载体,食俗厨艺渗透其间更显得活色生香。这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和最大的特色。
本书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特色是在场景、细节、人物性格诸多方面明显地体现出红楼家数。《红楼梦》是文学经典,泽被后世,本书作者受其滋养自觉取法甚至信手拈来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知道《红楼梦》并非菜谱,但依据小说生发研制出来的“红楼宴”却闻名遐迩,这同书中有关茄鲞、鸽蛋等的精致描写相关,本书写菜馔之详实生动上文已及,如果说这是由于作者的专业所擅,不足以见出其写实功力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举出环境居室描摹的例子。如写五嫂新房:“只见一张雕花大眠床,朝南摆着,漆着朱红颜色,翻先高装。挂着鹅黄流苏,水红色的细纱帐子,衬着一副淡青帐眼,绣着出水芙蓉,艳丽精细。眠床两边床手,是用象牙镶出的四季花草梅、兰、莲、菊。带抽斗的床搁板,与眠床同样颜色,床上铺着丹凤朝阳毛毯、二床被子,整整齐齐叠着,一床大红缎子面上绣着斗大的墨菊,一床葱绿绸面上绣着玉堂富贵”;“新房正中一张花梨木圆桌,配着八把花梨木椅子,做工精细、轻便玲珑。桌上十二只海棠花的金边盘子,里面装了瓜子、花生、松子、杏仁牛皮糖、绿豆糕、杏仁酥、椒盐饼,还有桃脯、麻条、薄脆、杨梅干,齐齐整整的一桌。”后楼堆着房里放不下的嫁妆:“堂橱、书橱、八仙桌、靠背椅、茶几、春凳、行头木器、铜锡器皿、光火熜(按:江南取暖用具)就有八个,大的脸盆大小,小的菜碗相仿,不是白铜,就是黄铜的,有通眼的,也有花盖的。”(第61页)这一连串的铺写,虽非官宦之家,却是殷实农户新婚又加新年的精细呈现,这种不避琐细的写法并非易事,源自生活,也取法红楼。
在人物刻划上同样闪烁着红楼的身影。书中着力刻划的大姑这个人物其精明能干、治家有方不由得使人想起王熙凤。虽则她自小因天花破相却不掩其内秀慧中,老太太赞叹:“偏偏是个玻璃心水晶肝的伶俐人”,“看她做事,能干、稳重、周到,又心高气傲”,家里家外的姑娘,又有哪一个及得她来。“水晶心肝玻璃人”是李纨夸赞熙凤的话,移来现成。(第29页)不说大姑在娘家主事得力,书中“九翁遇难”一节中她受托在亲戚家办理丧事宛从“协理宁国府”脱化而来。先看形容“大姑素兰一身淡青衣裙,领口、袖口、裙边上绣着几朵白海棠花,虽是麻面眇目,却是雍容沉静。”(第184页)再看礼节,丧家搬来圈椅,便坐下放声大哭。止哭后便详问端底,从容理事,“第一件,一定要寻一个靠得住的人管账”,接着规约收支、得当用人,自己则不辞劳苦,众人无不敬服,尤其提出夏日用冰,更具识见。后来大姑出嫁,来到山里毕家,除去田地,还有千亩山林,开着纸坊,可称家大业大。(第188页)“大姑理家”一节专写她进门后识破虚报冒领欺下瞒上种种弊端,其构思借鉴于探春理家故事,管家刁难新少奶令大姑想起“强奴欺主”的老话,这不是红楼梦里“刁奴蓄险心”的重演吗。(第234页)
四姑八嫂,总算起来是十二个女性,也可以称作十二钗吧。除大姑外,还有一个五嫂是着墨较多的人物,她是一个识见不俗又善解人意的女性,娘家相对富裕却不吝不贪、出手大方,自身聪颖机智而常为他人着想。五嫂有好人缘,又有好运气。这个人物身上不乏薛宝钗的品质,她的善处世“会做人”的评价始终是正面的。书中常把她和大姑放在一起来写,姑嫂二人应是十二女性中最出色的,其余诸女各有其特点和出彩之处,作者自出机杼,自有其生活依据和独特构想。应当看到本书作者对《红楼梦》的熟悉喜爱常在字里行间流露,例子俯拾皆是,比方大姑同未来的丈夫初见却“好像以前认识的一样”(第45页),又如三姑评家事“日久天长莫要西风压了东风才好”(第336页),再如曹氏翻箱底说:“外头人来抄家里抄不尽的,自己人抄起来,才彻底干净呢”(第330页),老太太说“一个人要受得起富贵,经得起贫贱。富贵不张狂,贫贱莫心慌”。(第360页)无一不是红楼梦书中的语言。至于“姑嫂脱难”一节中,两次托梦酷似尤三姐和秦氏的托梦,借此,情节得以转折,故事得以收结,像这样的大过节大关键,莫不得益得力于《红楼梦》。
至此,不能不说说本书的主脑、众星拱月的核心人物老太太了。作者在引子里曾说外出采风,遇见一满头银丝的老太,耳聪目明谈吐甚健,讲述了书中故事。这里不扯那些时髦的叙述视角和叙事学理论,只从说书人的本意推想,这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如同借助石头的親闻亲见一样。老太的视角接近于全知,一是因为她阅历的人生最长,历经四辈,再是因为每个人都与她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每个故事都是她的故事。在这样的纵横时空坐标上,老太太就有了一种权威。这种权威非关财富、非关地位诸如官位阶层之类,于是这位“南门姜氏”同“贾门史氏”即贾母就有一比,或曰有几分神似。可以说,处变不惊的担当和化解矛盾的智慧,这两点最为人钦服。家族有难祝告上天愿以代身,小辈纠纷以四两拨千斤之法化解危机。类似描写使人相信,作者在刻划南家老太太这个人物时应有贾母的范本在。
然而,南老太太比贾老太太更胜一筹,时代不同了,社会变动更加剧烈,南家老太要经历更多沉浮面对更多难题。本书作者在这里显示了他的定力和才华。如果说上述女性人物借鉴《红楼梦》较多依傍的话,那么老太太这个人物就有更多的生发和创造了。
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本书的后半部自然要反映时代风云、社会变迁,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变革等等,虽然是侧写或作为背景来写,却是不可回避的。作者显然缺乏亲临现场的直接经验,而凭借间接经验和传奇手法依然写得引人入胜。在这里,笔者想特别强调本书作者在处理重大历史事件所采取的百姓视角。百姓视角或曰平民视角,是一种极其可贵的观察事物的出发点,可以说历尽沧桑,颠簸不破。而这一视角,很大程度又是通过老太太这类人物加以表达的。
平民百姓,是社会的最大多数,他们衡量一个政府、一支军队的好坏只看是否有太平世道,是否能平安度日,是否容勤劳致富。书中常借百姓的口来评论时势、评判人事。平民百姓对社会上腐朽堕落吃喝嫖赌从来厌恶鄙薄,对一切以革命的名义凌虐人格的风暴则有一种天然的抵御。本书后部对老太太有浓墨重彩的特写,值得引述,面对土改高潮中过激工作队兵临城下逼迫“游乡”的阵势,“南老太端坐着,满头白发,梳得一丝不乱,一件银灰的大襟夹袄,露出里面的土布衬衣的白领口、白袖口,下身系一条青布裙子,裙下一双三寸长的尖头黑布弓鞋。满脸安详。”五个妇女子媳无声地护卫着她。老太太缓缓站了起来,说道:“我南门姜氏,嫁到南家,孝顺公婆,敬重丈夫,和睦四邻,从不知道欺压乡邻,见过日本佬杀人放火,国民党横作横行,盼着解放了,总道苦尽甜来,想不到为了几亩薄田、一间商行,八十四岁,成了地主,还要游乡认罪,总是先人的缘故,带累了下辈儿孙。今天休说游乡,就是游园,我老太婆只要不死在路上,有一步就是一步。”说完话,老泪纵横。(第356-357页)此处是颇有几分悲壮的,尽管嗣后工作队因犯错误而调离,在当时确乎十分凶险,也令人联想到人们曾经经历过的“红色风暴”。作者不惜笔墨特写老太太的衣着语言神态气度,是为了突现“民心不可侮”,在任何历史变迁中,百姓心中的那杆秤始终是有准星的。
关于老太太的描写远未结束,后面还有重头戏。本书关于大姑和祝夏至的婚姻纠纷解决的一节写得很好,入情入理、揆情度理,充分展现了革命军人的博大胸襟和牺牲精神,也表现了后方百姓的艰难境遇和诚恳态度。在这里,老太太为抚平创伤发挥了独特作用,认了祝夏至做最小的孙子,一股暖流融化了坎坷疙瘩,引发了现为国家干部也是孙辈的赞叹,“一个八十七岁的老妇人,其见识智慧,我们十个人綑在一起也及她不来”,她轻巧地把天大的怨仇化作一片亲情,实在是一着妙棋。本书最后一节老太太由评戏而仙逝是她人生的曲终奏雅,也是全书的圆满收官,可圈可点。评说戏文,人们容易想起贾母的“掰谎”,评说《凤求鸾》,揭破那些才人佳人的陈腐旧套,如今南老太评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也是一出才子佳人戏。都是“评戏”,两者在情节形貌上颇为相似,其内容精神却大大推陈出新了。贾母也算高明,但跳不出礼仪传家的道统,只能在这一规范下批出戏文之谎;南老太则全然不同,她直指梁山伯是个书呆子,祝英台是个懦小姐。所秉持的未见得是婚姻法的新思想,而是她人生积淀的千百年来嫁女择夫婚配成败的经验教训。这仍然是一种百姓视角,从老太太口中说出,众人无不口服心服。此刻,戏已散,老人所挂心的三姑正和她心仪的人在一起呢。这是她最后一桩心事了,闻知说了个“好”字,面现笑容,竟撒手西去了。是呵,近日喜事连连,今心愿已了,无所牵挂,无所欲求,也便无疾而终了。终于“好”字,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四姑八嫂》是故事、是小说、是文学作品,自有其文学价值,同时亦有方志文化的传承价值,从事民俗学和社会学的都可以从中获益。我读此书,倍感亲切,更有诸多启示。惜乎视力不佳,不能细读为憾。
最后,不能不提一笔,这本书让我感到亲切的一个很次要又极独特的原因,那就是个别细节竟关涉我家。比如镇上的松鹤堂药店、元隆南货店是我祖母口口声声挂在嘴边的,前店后坊的元隆有祖父的股份;又如五嫂舅兄为广州中国银行襄理,正是我父亲的职务;“中行别业”是我生长的小区;另一定居美国恍如我叔叔,等等。文学尚虚构,一旦进入作品早已变幻,但我还会惊喜地忖度,某些素材也许来自作者的父母即我的大姑父母吧。
创作何其艰辛,对于作者,先要致谢,更应致敬。
愚姐庆初(启祥)于
2019年(农历己亥年)春节至元宵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6492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