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珠海长隆横琴湾大酒店(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1月6日发布(第23468篇)
2019年12月23日上午,我们一行五人包车自广州来到珠海,途径中山,抵达珠海情侣中路住地仅需二个小时时间。下午在朱朝东、朱勤父女及志愿者徐世和先生陪同下,来到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的横琴湾酒店浏览。
照片(二)28张,拍自横琴湾酒店的美洲大火烈鸟和美洲红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美洲红鹮 (学名:Eudocimus ruber)羽色鲜红,它们总是成群的在沙滩、咸水湖、红树林和沼泽里觅食,并一起在沼泽中的大树上过夜,因此十分显眼。它们的喙细长弯曲,以泥潭中的蟹类、软体动物和沼泽地中的小鱼、蛙和昆虫等小动物为食。它们的叫声高昂而忧伤。飞行时,身影如同一团团跳跃的火焰,鲜红而热烈,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浑身上下包括腿和脚趾都呈鲜红色 ,这就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是栖息在南美洲热带及特立尼达的一种朱鹭。它们是特立尼达的国鸟,与棕臀雉冠雉一同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徽上出现。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别称 红鹮、红朱鹭,体长56-61厘米,翼展101厘米,体重772-935克。最显着的特点是整体羽毛都是红色的,翅膀的翼端具蓝黑色光泽。它全身发红,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之一。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浑身上下包括腿和脚趾都呈鲜红色。虹膜橙红色,嘴黑色,嘴基及头裸露部分朱红色,跗蹠、爪及胫下部裸露部分亦为朱红色。
雌雄类似,雄鸟的体型略大。幼鸟两颊被有绒羽,其余脸部裸露无羽,橙黄色。体羽缀有烟灰色而具玫瑰色光泽。初级飞羽黑褐色,脚淡褐色,虹膜淡黄褐色。随着成长羽毛上会出现红色斑点,直到两年后才完全达到成鸟的羽毛颜色。
跟鹳鹤等涉禽一样,鹮类鸟都有一张长喙,但比鹤和鹳的喙细,灵巧,前端向前下弯曲,是它们掘食鱼贝的得力工具。当它们站立不动时,它们几乎没有尾巴——短短的尾藏在折叠的翅膀下面。当它们在空中飞翔时,修颈长腿都竭力的伸直,尾羽张开如扇,双翅缓缓地一上一下地拍扇,优美高雅的造型,从容不迫的飞姿无谁能比。有一双伶仃的长腿,长长的脚趾基部有蹼相连,在沼泽地取食时不会陷在淤泥里。[1]
美洲红鹮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鸟类,也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它全身发红,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之一。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浑身上下包括腿和脚趾都呈鲜红色。
常结成大群,当红鹮一齐飞起时,好像一片红云飘起,景象非常壮观!
红鹮现今只分布于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到巴西的部分沿海地带,全身上下均为鲜红色,以海里的小鱼、贝类为食物。
美洲红鹮长56-61厘米,重650克。它们整只都是红色的,在翼端上有一点黑色。它们会在树上筑巢,每胎会产2-4只蛋。它们主要吃甲壳类及细小的水中动物。雏鸟是灰色及白色的,并会在沼泽内吃红蟹,在成长时就会出现红色的羽毛。美洲红鹮在野外的寿命约有15年,饲养下则有20年。
成群的在沙滩、咸水湖、红树林和沼泽里觅食,并一起在沼泽中的大树上过夜。栖息于沿海泻湖、红树林、海滨,特别喜欢内陆沼泽地带。常常在沿海和内陆湿地之间游牧和进行短距离的迁移。
它们主要吃甲壳类及小型的水中动物,小鱼、贝类为食物。雏鸟是灰色及白色的,并会在沼泽内吃红蟹,在成长时就会出现红色的羽毛。美洲红鹮在野外的寿命约有15年,饲养下则有20年。它们的叫声单调、暗哑,因为它们的气管里没有鸣管和鸣肌。
分布范围,分布于阿根廷、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巴西、哥伦比亚、库拉索岛、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圣马丁岛、苏里南、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
旅鸟:阿鲁巴岛、伯利兹、古巴、多米尼克、厄瓜多尔、格林纳达、牙买加、巴拿马、美国。
繁殖方筑巢在9月中旬,产卵从11月上旬到12月下旬。交配5-6天后会产下第一枚卵,每窝产3-5枚卵,孵化期持续19-23天,幼鸟的羽毛在孵化35天后丰满,在75天时就可以完全独立。父母共同负责养育雏鸟,和同属的其他鹮类鸟一样,它们的幼雏是晚成鸟,也就是说,不是像小鸡那样出壳就能活动觅食,而要靠亲鸟哺育一段时间。像鸽子一样鹮类雏鸟从雌雄亲鸟的喉咙里取食半消化的食物。
· 1.Eudocimus ruber - Scarlet Ibis . oiseaux . [2017-7-17]
· 2.Scarlet Ibis (Eudocimus ruber) . IBC Bird Collection . [2017-7-17]
https://baike.so.com/doc/5683014-5895692.html
火烈鸟(学名:Phoenicopteridae)亦称红鹳。3属6种:高约80-160厘米,体重2.5-3.5千克。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 ;颈长而曲 ;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 ,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 ,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
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以泥筑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里,高约0.5米 。孵卵时亲鸟伏在巢上 ,长颈后弯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窝产卵1-2枚。卵壳厚,色蓝绿。孵化期约1个月。雏鸟初靠亲鸟饲育,逐渐自行生活。因羽色鲜丽,被人饲为观赏鸟。
大红鹳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东达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见于西印度群岛;小红鹳分布于非洲东部、波斯湾和印度西北部;加勒比海红鹳、智利红鹳、安第斯红鹳和秘鲁红鹳分布均限于南美。
简史,化石证据表明火烈鸟祖先早在3千万年以前的中新世就开始分化出来了,远早于大多数别的鸟类。1976年发现的化石暗示其祖先是类似乎鹬鸻那样的滨岸鸟类。在安第斯山脉曾发现大约七百万年前的火烈鸟脚印化石。
全球年龄最大的83岁火烈鸟于2013年1月30日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Adelaide Zoo)辞世。
火烈鸟体型大小似鹳,高约80-160厘米,体重2.5-3.5千克。雄性较雌性稍大;通身为洁白泛红的羽毛,翅膀上有黑色部分,覆羽深红,诸色相衬。火烈鸟脖子长,常呈S型弯曲;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上喙比下喙小;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
全身的羽毛主要为朱红色,特别是翅膀基部的羽毛,光泽闪亮,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因此叫火烈鸟。该物种的体形长得也很奇特,身体纤细,头部很小,镰刀形的嘴细长弯曲向下,前端为黑色,中间为淡红色,基部为黄色。黄色的眼睛很小,与其庞大的身躯相比,显得很不协调。细长的颈部弯曲呈“S”形,双翼展开达150厘米以上,尾羽却很短。有一双又细又长的红腿,脚上向前的3个趾间具红色的全蹼,后趾则较小而平置。
但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而是来自其摄取的浮游生物(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火烈鸟、三文鱼、虾、蟹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的原因,是因为火烈鸟、三文鱼、虾、蟹等都富含Astaxanthin简称ASTA中文名字叫虾青素,而动物是无法合成ASTA的,虾、蟹大部分通过食用藻类和浮游生物等植物获取ASTA,火烈鸟通过食用以小虾、小鱼、藻类、浮游生物等传递ASTA,而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红色。同时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吸引异性火烈鸟,繁衍的后代就更优秀。)[1]
主要栖息在温热带盐水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盐水和淡水栖息地,如澙湖、河口、滩涂和沿海或内陆湖泊,主要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
喜欢结群生活,往往成千上万只,在非洲的小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在面积仅有13,939平方公里的中美洲的巴哈马,就栖息着多达5万只以上的加勒比海红鹳,甚至多达10万只以上聚集在一起。火烈鸟不是严格的候鸟。只在食物短缺和环境突变的时候迁徙。迁徙一般在晚上进行,在白天时则以很高的飞行高度飞行,目的都在于避开猛禽类的袭击。迁徙中的火烈鸟每晚可以50-60公里的时速飞行600公里。
火烈鸟与雁类相似的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远远望去,红腿如林,一条条长颈也频频交替蠕动,十分壮观。它们性情温和,平时显得胆怯而机警,游泳的技术也很出色。飞翔时,能把颈部和两腿伸长呈一条直线,而且只要有一只飞上天空,就会有一大群紧紧跟随,边飞边鸣。
食物以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虾、蛤蜊、小蠕虫、昆虫幼虫等为主,偶尔也吃小的软体动物和甲壳类。进食的方法与众不同,十分奇妙,先把长颈弯下,头部翻转,然后一边走一边用弯曲的喙向左右扫动,触摸水底取食。由于喙的构造特殊,下喙的沟深,上喙的浅而呈盖形,边缘有稀疏的锯齿和细毛,倒置在水中就像个大筛子一样,可以快速地将水吸进来和滤出去,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并使食物留在嘴里徐徐吞下。另外它的舌很大,也可以帮助将水压出和防止吞食大块的物体。
火烈鸟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和加拉帕戈斯群岛、非洲、马达加斯加、欧洲南部、西南亚、中东和印度次大陆。大典型的热带地区,也可以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中找到。
https://baike.so.com/doc/781099-82646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