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转一天,胜读几本书。农村考察可以看到听到许多新鲜事:今天农民种粮食可以归纳为“四少”:即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肥沃的粮田越来越少,种粮的面积越来越少,粮食的产量越来越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以“以租代征”替代“土地征购”,可能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了。种粮食的比较收益太低。在黄淮平原区,种一亩小麦最多收1000斤,刨去投入成本能赚400元,再种一季玉米收1200斤,刨去投入成本能赚400元,一家种5亩粮田充其量一年收入4000元,还抵不上进城务工俩月的收入,很多村里有70%以上的男青年外出务工,过去还有妇女老弱干活,这几年女孩子也大批进城了。男青年绝大多数从事建筑行业,每个月都能挣个三四千元,女青年大多从事服务业,收入就拉开了很大的档次,有的女孩子每月能收入万元以上。还有谁愿意大热天趴在泥巴地里刨食呢?
肥沃的粮田越来越少了。这几年城市搞开发,大城市大建,小城市小建。几乎每个县市都在搞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开发区,兴建富丽堂皇的政府大楼、高星大酒店、豪华住宅楼、最后才是工地厂房。“财政上去靠征地,官员升迁要政绩”。政府征用土地,参与土地运营并垄断一级市场,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房地产开发商像疯了一样高价卖房,强拆强建事件时有发生。一位地方官员告诉作者,粗略地算,这五年城市扩张每个地市至少减少一个县的耕地面积。这可绝对是平原区肥沃的优质耕地啊!
种粮面积越来越少了。基于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中央政府面对地方政府疯狂圈地行为,制定了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约束地方政府强征耕地。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基层搞起了“以租代征”新花招,只要乡镇长和村长做主,就以集体资产把耕地长期“租”出去了。河南某县一位农民说:每年按小麦玉米两季产粮2000斤计算,每亩地付租金2000多元,价格随行就市,租期30年,建房修路全由他们了。要注意,国家每年发放的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依然照旧,土地面积和种粮面积在乡镇政府报表中并未减少。谁掌握分割这块“唐僧肉”大权,谁就轻易地成为集体土地“财神爷”。
粮食的产量越来越少了。农村没有青壮年种地了,粮田一年一年地减少了,有的能种两季改种一季了,有的干脆撂荒。在河南省信阳市3个县的12个乡镇,有9个乡镇出现季节性撂荒,在13个村农田撂荒的比例高达70%。一位基层干部说,无论是旱年涝年,有关方面都例行公事地宣布粮食大丰收,媒体高调报道;多少块万亩小麦高产创建亩产650公斤或700公斤,百万亩玉米创建亩产超吨粮。听多了也就两耳麻木没有感应了。产量这么高,还担心什么18亿亩红线?有10亿亩就可以养活中国人了。不信吧,官员、专家都签字又登报;信吧,明知道是搞浮夸、编政绩,骗经费,君不见,已经开始大量地进口小麦、玉米了!
某省一位农业劳动模范也是一位种粮大户向作者倾吐“心声”,希望中央高层能知道基层农村情况,感受农民疾苦。
1.笔直高楼天天多,肥沃良田日日缩;
但等洋粮充饥肠,十几亿人怎么活?
2.商家屯地建房急,官员追逐GDP;
土地财政何日休,18亿红线在哪里?
3.我国卫星天上飞,每寸土地能查细;
建房铁塔如林立,高层到底知几许?
4.粮食本是国之基,没地粮食种哪里?
立法重典严管理,勿让子孙饿肚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