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为《中华人物--共和国建设者》供稿【903】

已有 3297 次阅读 2009-3-9 10:0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华人物--共和国建设者

   刘学浩  入编审校稿   数据库编号:YUGE0902-2204   

   刘学浩,原名刘学厚,别名刘杰科. 193411月生于原籍山东蓬莱。多年从事政工、翻译、教学、科研、新闻和经营管理、比较教学论、比较人才学与人才开发研究;是世界5大教学法之一--中国"学导式"与学、教、工作、管理、社会生活创新方式的首倡者(黑龙江省版权局082005A027http://xueds.teamdo.cn等)。学在导前的学导式,作为创新方式与人生基本理念,其理论创新及实践有六个方面:学导式理念、学导式教学模式、开发五元智能、培养学导式人才、建设学导式组织及学导式社会。

1951年获哈尔滨市级优秀团员奖励。1955年哈师大本科毕业,1963年哈医大按期结业。曾任黑龙江省政府外国专家处翻译组长、哈市政府直属团支部书记,哈师大外语系首任党支部书记。1985年评聘比较教育学副研究员;多年任哈师大比较人才学研究室主任。曾兼哈市科学幻想小说研究会副理事长、省、市科普作协理事、省人才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学导式教学研究协作组组长、中国学习学会(筹)副主任等。提前退休后在苏、俄工作5年:任首席翻译、全权代表、国外业务总经理、厚利东企业总裁等。回国后兼高级记者、哈市作协报告文学作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俄语及教育学教授、省老年学会顾问等。几次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与中华儿女优秀记者等奖励。

    出版专著青少年智力开发(1986)、人才智能开发ABC卷(1988)、合著及译述-论作百余部(篇)。近年在《中华儿女》及其黑龙江专号、农业、医药卫生和新世纪龙江女杰、青年英杰、政协英杰及奋斗专刊、黑土人物风采等刊发多篇人物专访、报道。2007年向龙江当代文学大系选送代表作:1 形象思维与思维形象;2 科幻小说的社会效果;3 蒋亦元和他的助手们;4 "开智"工程的领头雁--孟广智;5 生命铸利剑  奋力斩瘟神--于维汉与克山病防治研究五十年。

近年在互联网发表200余篇学术文稿。代表作:1 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深化改革,全面推进高校管理与党建工作;被评获10项重大学术成果的特等奖、一等奖。2 用学导式和谐开发经济人才。3 学导式企业人才的开发和管理。4 倡导学导式人才开发与管理,见2005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5  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学导式社会,在2005北京大学首届中国老年学家前沿论坛交流。6 学导式研究5项基本要点,见2006中国当代思想经典。7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及实践。 8 学导式是学、教、工作、管理、社会生活的创新方式。9 试论启发式教学应向学导式发展,获2006首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成果特等奖。10 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促进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建设,见200612成人教育;该期封2配发作者简介和照片。11 离退休人员应用学导式不断创新。12 学导式现代企业管理与孔子《论语》。13 改变高考指挥棒  实行学导式创新教育--用三级奖励性评价培养创新型人才。14 学导式创新模式促进积极老龄化,见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精选-华人卷320074 获特等奖。15 试论学导式和谐管理,获20075一等奖、评为20062007中国百名科学管理先进人物。16 用学导式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模式,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一等奖。17 加德纳多元智能与刘学浩五元智能对比。18 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与中国学导式项目教学。19 学导式是各级各类教学工作的创新方式。20 二论学导式是学、教、工作、管理的创新方式。21  '五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对深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获2008第五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一等奖。22 黄炎培论职业教育"谋个性之发展"对开发五元智能深化素质教育的贡献。23 实现学导式和谐管理--重在育人、安人、培养学导式人才,入编求是先锋2008理论卷。24 学导式-开发智能大教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专著)等。已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网络版、中国当代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大辞典等。

 

 

----------------------------

 

  地址:150080)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25207信箱

  电话:045181563134  ,手机:13206684634

   E-mail:Ljkf34@tom.com Ljkf34@sohu.com

 

  入编者签字:-刘学浩   签字日期: 20093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219225.html

上一篇:二论学导式是学、教、工作、管理的创新方式[哈工大学报社科版2007]
下一篇:学导式推广理事会2009相关文献 [30-1209】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