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学者们的门道是否有点偏了? 精选

已有 19076 次阅读 2016-3-10 16:20 |个人分类:无所事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基金, 科学家, 学者

最近,《泰吾士报高等教育》(就是那个发布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机构)接连贴出的两篇文章,让人感觉时下学者们的门道似乎越走越偏了。幸好,走偏的是外国的学者们,而不是我们中国的学者们。

一篇文章从标题就可看出学者们有多邪门:“学者们为获得研究资助经常说谎”(Academics‘regularly lie to get research grants’)。拿过科学基金的人都清楚,向基金资助机构申请课题时,首要的问题是阐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是你的研究将有什么影响力。文章说,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学者的一系列开诚布公的采访表明,学者们在陈述他们的研究将有什么影响时,经常说谎和夸大。学者们一方面在这么做,一方面又鄙视这种做法,这说明在学术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学者们完全不必认真对待这样的预期(Academicssimply do not take such projections seriously)。

最近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的一项研究,匿名访问了分别来自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两所研究型大学的50位高级学者,他们有过在基金申请本子中编写研究工作未来影响力的经历,也作为评委评过同行的这类陈述。这项研究发现,以耸人听闻的手法修饰影响力声明是常态(It was normal tosensationalise and embellish impact claims)。

学者们为什么要在基金申请中撒谎或夸大其词呢?研究发现,这是没办法的事,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叫逼良为娼。一方面,基金资助机构要求申请者必须声明其研究在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并提供足够证据。例如,英国研究理事会从2009年开始要求写“影响力途径(pathways to impact)”。另一方面,正如学者们公认的,预测一项研究的未来影响力是不可能的。一方要求必须做,一方又完全不可能做到,出路在哪里?最好的做法是“编故事”,常态是胡说八道或虚张声势或撒谎或刻意美化。不这么做,你就成了异类,部门领导不找你的麻烦也会不时找你谈心做工作——毕竟,在学术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为单位争取经费,拿到就是硬道理。

一位英国教授说:“我相信吗?不。它能帮我拿到钱吗,是的。”一位澳大利亚教授说:“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我是哥伦布,我要去发现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吗?”另一位英国教授将整个过程描述为“不诚实”,因为信心满满地预测影响力的想法完全违背了科学实践。

一篇文章转述了网友们制作的一张表格,表格对比了成为一位好科学家和成为一位好学者的差异。文章说,好科学家与成功学者,就像鱼和熊掌,一个人不可同时兼得了。你想做一名好科学家,你就当不了好学者,反之亦然。为什么这样?看看下表就一清二楚了。

成为一个好科学家(To  be a good scientist…

成为一个好学者(To  be a good academic…

质疑你的结果(Be skeptical of your results

推销你的结果(“Sell”  your results

仔细解释结论(Interpret conclusions carefully

突出/夸大重要性(Highlight/exaggerate  importance

发表负面结果(Publish negative results

策略性发表(Publish  “strategically”

不在意社会声誉(Ignore social prestige

利用影响因子决定写作(Use  impact factors to make writing decisions

挑战权威(Challenge authority

引用权威,与权威交朋友(Cite  authority. Make friends

反复反复再反复(Replicate. Replicate.

必须反复时才反复(Replicate…if  you must

新奇的激动人心的结果不大可能是真实的,须加倍验证(Novel exciting results are less likely to be true.  Double-check them.

在抢先发表论文前先发表新奇的激动人心的结果(Publish  novel exciting results before you get scooped.

文章作者说:“我不知道这种对比是一种讽刺还是真诚的建议。它看起来像是讽刺,但遗憾的是,当我把它与自己的学术经历比较时,我看不出任何夸张成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961806.html

上一篇:学校给学生发猪肉是向家长邀功?
下一篇:千里眼顺风耳怎么知道悟空诞生的事
收藏 IP: 49.123.104.*| 热度|

76 赵美娣 武夷山 郑小康 文玉林 李兆良 史晓雷 喻海良 田云川 肖建华 王喆 姬扬 彭美勋 蒋永华 蔡小宁 王涛 张文军 孙学军 张江敏 檀成龙 黄永义 张彬 相宏伟 姚伟 李宇斌 王黎明 元凯军 高义 陈理 陆绮 吕喆 俞立平 范毅方 梅钢 吴飞鹏 沈友明 王伟 朱勇 李学宽 郭康宁 彭真明 彭思龙 孙颉 梁洪泽 孙长庆 张杨 张骥 冯兆东 罗教明 李方和 翟远征 李侠 朱朝东 高峡 李土荣 晏成和 黄仁勇 陈智文 李祥海 刘忠波 戴小华 陈南晖 徐晓 邹桂萍 loyalSciencefan aliala zjzhaokeqin ghzhou5676 longzuxia xlianggg wqhwqh333 fdd096030079 biofans yunmu xqhuang htli hkwhkw197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