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学者吃香要擅长搞

已有 5354 次阅读 2014-5-25 12:2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搞字类似英语的make,大概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动词,字在现代汉语中有极强的适应性,几乎成了全能动词:搞笑、搞建设、搞对象、搞关系、搞阴谋、搞破坏……简直无所不能。在学术领域,这个动词能在许多场合下使用,而且使用者也不觉得有何不妥。不过仔细去揣摩,其实很多情况下有很深的含义。

一是搞科研。这个含义相对比较恰当,基本和从事科研含义相当。学者善于从事科研,理所当然,但在中国从事科研,如果要如鱼得水,科研本身不重要,把功夫都下在科研上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关键要把功夫下在科研外,要善于搞关系、搞项目和搞成果。

二是搞项目。这个含义和申请项目就存在细微差别,所谓搞项目,这里包含者中国特色的内容,要有好的本子,要有好的平台,要有好的人脉关系,要有好的活动能力,否则你很难拿到项目,因此把申请变成搞,是比较形象逼真的描述。

三是搞成果奖。在中国要获得成果奖,最重要的是要舍得投入,当然这里不只是在研究项目上的投入,要在评委和奖励管理机构方面的投入,否则申请成果奖的入围都可能困难。至于成果内容,需要运作,这里的运作是如何将其他人其他单位的工作如何整合成一个大成果,这里的整合不是在研究阶段,而是在收获阶段,整合的资源越多,成功的机会越大,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某一学者成为某机构要员,能占有会支配大量资源时,该学者就突然各类大奖如期而到,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成果,一般都带有整合的味道。整合的方式是什么,是会搞。因此称搞成果奖,或者搞奖,也是很形象。

搞在学术圈成为流行语,也算是语言上的创新。但确是学术文化上的衰败和没落。什么时候,中国学者从搞项目和搞成果的泥潭中脱身,把聪明才智主要放在搞科研上,才是中国学者的大幸,才是中国学术健康发展的时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97510.html

上一篇:中外学者学术报告的特点
下一篇:美国学者的家庭背景差异
收藏 IP: 58.247.243.*| 热度|

30 文双春 陈楷翰 刘艳红 武夷山 周健 郑永军 尤明庆 高绪仁 周可真 李世春 曹聪 张德元 张南希 孙爱军 侯成亚 季丹 霍艾伦 水迎波 唐凌峰 徐绍辉 焦飞 魏国 徐耀 曹建军 zhouguanghui zhangling divingmed htli jiareng w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