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科学网上许多讨论学术报告的国内外差别问题,我也有一些体会,随便谈谈作为参考。
第一次在美国做实验设计,老板给我的评价是,你和许多中国学者的情况很类似,学术报告是典型的“假大空”。当时我是提出了一个设想,就是采用注射自体血液作为预适应的方法来预防脑损伤,这个思路我很好地进行了准备,给老板汇报前,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查了一些文献,但没有直接证据,因此在报告中主要从预适应的概念,到后适应效应的发现,到各种预适应的方法,进行了简单回顾,其实就是希望从宏观上说明自己的思路是比较好的。个人也觉得存在假大空的问题,但因为思路确实比较初步,就没有提出非常具体的研究设计,其实这也是多年自己不进行具体研究带来的一个后遗症。
这次汇报后,老板和我私下交流时特别强调,他每次到中国开会,邀请方一般都非常希望能介绍一些“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如何申请课题”等方面的科研技巧或窍门,但很少有人关心如何选择研究思路,关注科学问题,似乎只有发表论文申请经费才是唯一需要关心的问题。国外学者也关心论文,也关心发表的杂志,但一般都在关心科学问题很学术问题的基础上,即使发表的杂志不太好,只要工作不错,都值得认可好肯定。
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组织会议者比较注重的是哪些有名的人物参加,并不真正关心具体的学术交流。院士来了即使作个基本的科普也很受欢迎(不是反对院士科普,但不应该在专业会议上讲那些大家都熟悉的内容),院士们列一些论文目录也很受追捧,甚至能获得鼓掌,会议变成大家展示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的政治舞台,而没有增加探讨学术问题的机会。
我参加过一些国内临床的学术会议,更多参加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会议。总体上感觉,神经科学和生理学方面的会议,至少在形式上已经比较接近国外的学术会议,但临床方面不少会议和国外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甚至一些临床的学术会议上,大部分报告只介绍某方面的国际进展某些临床指南,完全没有报告人的一点点贡献,更严重的是听众们似乎非常乐于听这种报告,并美其名曰听课,而不是听学术报告。这种报告如果是研究生的读书报告似乎还可以,如果让一个教授来介绍,这不仅是报告人的悲哀,也是听众的缺陷,暗示不少学者不读书不学习。
基础研究方面的会议上,中国学者普遍不愿意在学术会议上发布研究的新结果和新想法,或者是担心别人超越自己,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情况,报告人即使介绍自己的研究,也几乎全部是已经正式或者很快要发表的内容,这样其实浪费了学术会议的资源,也失去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意义。发表的论文更主要的方式是依靠阅读,没必要在学术会议上多此一举。当然从总体上把一个故事介绍完整,把过去的研究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也有必要,但一定要有一些没有公布的研究。在投稿要求中,会议几乎都会有这个要求,如规定没有在任何其他会议和期刊发表过等等,说明大家都知道这个规则,但真正新的内容非常少见。
我相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中国科研环境的一个侧面,但从这许多年来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在逐渐好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