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读李连达院士“学术界的鸦片“SCI”亟待改进“的感受 精选

已有 8401 次阅读 2016-9-30 11: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李院士的看法确实代表着一大批中国学者的看法,相对比较青,但对这种彻底否定科学计量指标的看法并不认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1005840.html

一、关于开放获取收费的问题。

收费数十亿的计算早就被发现是无稽之谈,确实中国学者的论文在开放期刊中的比例过高。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问题确实是因为把杂志影响因子尤其是把SCI作为唯一标准造成的后果,而且也确实存在一些单纯为经济利益的不良期刊,这两种内外因素结合,产生了比较恶劣的后果。但是开放获取发表是国际学术发表的大趋势,严格控制或拒绝这种出版模式是历史倒退。CNS都先后推出自己的开放期刊,开放期刊论文发表的比例越来越高,这都是现实。一直受到多家基金资助的elife最近也也计划收费运行,每篇论文2500美元。我本人也参与几个开放期刊的工作,我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在众多开放期刊中,许多期刊在没有进入SCI收录前,中国学者很少投稿,但一旦被收录,在大批来自中国的论文蜂拥而至,所以并不是开放不开放的问题,关键就是我们过于看重了SCI这个名分。当然这原因大家都明白,是因为只要是SCI收录,就被高看许多。

二、对SCI论文引用次数等看法。

SCI论文引用次数等属于在学术计量评价方面比较好的指标,但是好的指标被误用和错用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只有对使用的方法进行约束,而不是彻底放弃。其实这些所谓学术评价指标关注的是学术热度,学术热度多数情况下能反应一个学科的热门情况,当然热门并不等于真正的价值所在,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能把热点热度高的研究用一定方法显现出来,也是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重要信息,作为学术评价的参考信息也未尝不可。路透公司每年都弄的引用桂冠证明这种显示度和学术水平关联度还是比较高的方法。当然国际上评价学术并没有放弃这种计量方法,美国的国家科学计量分析也主要使用这些数据。

三、对这些行为的评判过于愤青。

“盲目追求SCI数量、影响因子及引用次数,实质是缺乏民族自尊心,缺乏民族气节,崇洋媚外,自卑自贱,甚至是卖国求荣、卖祖求荣的汉奸行为。”我认为把使用国外学者提出的这种方法上升到汉奸,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妥当的态度,或许李老师受到一些人的蛊惑造成。学术发表的根基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大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公益性,我们可以放弃国际交流,局限在国内,但我们现在的形式更需要我们走出国门,展示我们的胸怀,展示我们的实力,要让别人接受和尊重,首先就要习惯于大家的规范,而不是躲在角落里孤芳自赏。

我也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开放期刊投稿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出这点钱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要让大家明白,许多开放期刊对学术的评价价值非常低,学者可以在这种杂志上发表,但要在各种评价中标注开放期刊的标志,标记缴纳金额,让评审员心中有数。

二、关于SCI论文引用等问题。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参考指标,但一定要强调参考性,降低这种数据在学术评价中的权重,强调学术影响的同行评议作用。其实SCI本身也是以同行评议为前提的,只不过增加了量化,让大家产生了误会。

三、不同意好论文首先在国内发表的建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005949.html

上一篇:科学家发现百年前经典行为学实验结论存在错误
下一篇:细胞自噬研究获得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21 王从彦 郑永军 任胜利 李研 张琳 张吉 胡晓攀 李春辉 孙颉 宋春林 彭渤 梅钢 徐长庆 邵鹏 陈琦 刘立 曹建军 彭真明 xlianggg wqhwqh333 yuzhongding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