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新闻,颇有些被“谣言”包围的感觉。
有人说,红十字会善款被挪用,马上有人说这是谣言;有人说,血液中心借无偿献血牟利,马上有人说这是造谣;有人说,动车追尾事故车体遭掩埋,先被发言人承认,后即被一位副部长“辟谣”……
好吧,我们姑且相信这都是“谣言”。那真相到底是什么?“真相”是:善款没被挪用,无偿献血没有用来牟利,事故车体未被掩埋——仅此而已。如果对“谣言”仅是否定而不能证伪,只会让“不明真相”的人更加坚信:“谣言”即是“真相”。
没有人喜欢谣言,除了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鲁迅说:“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失的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的‘流言’。”给他“大的损失”的流言,大抵是出于我所说的“别有用心的制造者”:“反改革的老先生,色情狂气味的幻想家,制造流言的名人,连常识也没有或别有作用的新闻访事和记者……”
其实站在那些“谣言制造者”的角度,他们也不一定相信自己所造的谣言。只是他们害怕这个“呐喊”的人喊破了“铁屋子”,将真相败露给了“铁屋里的人们”,于是以谣言乔扮所谓的真相,进行中伤。
我们如今所面对的“谣言”,应该不会有这般的邪恶。很多所谓的谣言,不过是人们听到或看到却无法被证实的部分事实。正如德国学者诺伊鲍尔所说:“谣言绝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也不完全是邪恶的化身,而是历史的一部分,并承载着历史的呼应。大家都说的还不是谣言,而是据说大家都在说的才是谣言。”
相信一些“大家都说”的所谓谣言,并不都出于造谣的本意和恶的动机,相反大多是因为人们渴望真相却无法接近真相,而不得不偏信那只言片语和部分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企图掩盖真相之徒其实才是最大的谣言制造者。
谣言与真相的距离,其实只有两个字:公开。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说:“当公众对一切都无法相信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相信一切。”公开真相,则谣言不攻自破,“据说大家都在说”的风闻之语自然也会消弭于现实语境。“防治非典”、“杞人忧钴”、“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抢盐风波”,等等众多公共事件中也曾流传过相当多的谣言,一些被证实,一些被证伪,但它们一起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谣言止于公开。
网络时代,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中,真相能不能跑赢谣言是对事件相关者智慧的考验。真相告知越快,人们越相信政府的诚意,对官方信息的信任度就越强;事实告知越多,各种风传的谣言就越没有立足之地。一味坐等谣言倒逼真相,甚至试图掩盖真相,只会使谣言愈加发酵,社会公信愈加失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