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围棋手李世石以来,人工智能成为一时的热点,特别是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出之后,各种介绍人工智能或与之相关的书籍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在人工智能热之前,因为机缘巧合,研究科技哲学特别是信息与智能哲学及伦理的我,认识了人机交互与人机融合智能方面的专家刘伟教授。从最初的交谈,到这几年多次共同参加人工智能相关会议,有两点特别的印象。一是他对哲学的兴趣比我这个做哲学研究的还要高。在他对其所关注的深度态势感知、人机环境以及人机融合智能的思考中,运用了大量的东西方哲学思想资源,这在科学家里面是不太多见的。二是他对曾经访问过的剑桥的了解和痴迷,让我这个多年前也曾到访过牛津的人总觉得自己少了对学缘的一份珍惜。
但凡知道刘伟的朋友,都应该晓得他们实验室有一个微信公众号“人机与认知实验室”,几乎每天早上都有更新,其中不少是他写的千字文,内容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自然是智能(人机与认知)、哲学、剑桥三位一体。这本作为科学出版社的大学科普丛书之一的《追问人工智能:从剑桥到北京》,正是这份耕耘不辍的执着结下的硕果。面对我差不多装满一个书架的人工智能主题相关书籍,不难看到这本书最为可圈可点之处是,作者并不满足于一般性论述,而主要立足自己思考和研究,其中不乏颇具思想性与启发性的观点。
纵观全书,作者对认知、人机与环境关系、智能等主题的阐发渗透着关系、交互与整体的思想。在简要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历史之后,该书没有局限于狭义与广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热门话题,而是从揭示深度态势感知的认知奥秘和人机未来破题,将人工智能视为人、机、环境的产物;进而从人机交互与人机智能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的自主性、人工情感、游戏中的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军事、传播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态势及未来走向;最后上升到理论层面,从数学与逻辑、哲学与大脑、人机融合的哲学和对人工智能的伦理之问对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展开了深度探究。
将人机融合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有意义的视角转换,在国际上也有一些研究持类似立场。如托马斯.W.马隆在《超级智能:人类和计算机一起思考的惊人力量》一书中就表达了类似的立场。美国作家与社会企业家吉迪恩·罗森布拉特(Gideon Rosenblatt)也探讨了人类和机器智能构成综合智能的意义。这一立场的其启示性在于,不再从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优劣对比而是从优势互补的角度思考智能科技的发展路向。
如果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对立起来,在人工智能发展不足时很容易导致对人工智能的唱衰,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时,又容易引发对人工智能的恐惧。正如书中所引,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学者迈克尔.波兰尼在《默会维度》一书中指出,我们知道的远远超过我们能说出来的。这几乎是一种常识:从游泳、开车到人脸识别,人们都是凭直觉去做,但很难说出背后的规则或程序。谁也不会教小孩用什么步骤记住或再认出某个人的脸,因为这个自然习得的过程无需也无法编码。近年来,在有关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讨论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戴维·奥特尔(David Autor)将这一思想命名为波兰尼悖论,用以强调那些需要常识、灵活性、适应性和判断力的人类直觉知识难以为自动化机器所替代。奥特尔指出,尽管自1990年代以来各种计算资源呈指数级增长,自动化与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但波兰尼的悖论阻碍了现代算法取代一些人工技能的企图。这一论点与德雷福斯对符号主义人工智能的批评如出一辙,再次将讨论引向人工智能发展的局限性和突破这种局限性的可能的争论。
大概是受到东方的关系与融合等整体思想的影响,刘伟在这本书中无疑超越了人机智能相互对立的智能观,转而将人工智能的未来刻画为人机智能融合这种会通以超胜的愿景。在此认知框架下,作者提出了不少极富启发性和值得讨论与反思的论点。在作者看来,人机融合智能就是充分利用人和机器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智能形式。一方面,人能理解机器如何看待世界并在机器的限制内有效地进行决策,机器熟知与其配合的人并与其形成默契;另一方面,有效的人机融合意味着将人的思想带给机器,使机器操作符合人的个性与习惯,并随时随地随环境而变化;进而形成一种将客观数据与主观信息统一起来的心智体,实现“人+机>人或机”的效果。
与所有的有机整体论思想一样,这些对人机融合智能的阐述多少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将人机融合智能视为一种能够更好地反映人机之间本质关系的优于人机混合智能的“化合物”也好,强调人机融合智能科学要研究的是一个物理与生物混合的复杂系统智能也罢,或者将人机融合刻画为机机融合(器机理+脑机理)和人人融合(人情意+人理智),都难免有些许蓝图大于方案的意味。
但从创新的维度来看,正是这些看起来不那么现实的构想,或许有助于我们在更宽阔的思考空间中探究人工智能的未来路向。在我看来,书中至少有两个观点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方向。一是作者强调,认知不是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要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认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认知,要把人类认知模型引入人工智能中,使其能够在推理、决策、记忆等方面达到类人类智力水平。二是作者不无犀利地指出,人工智能伦理任重道远,目前的人工智能的伦理概念仅仅是人类强加在机器身上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人类伦理中可以进行结构化处理的部分,唯其如此,才可能进而让机器学习,以形成自己的伦理体系。
不论未来的前景是乐观还是悲观,人工智能都堪称人类最后的发明。即便是惯于反思与批判的我,面对人工智能这一地球生命智慧的圣杯,也满心希望书中的蓝图可以落地成真:当下基于计算的人工智能体能将演化为人类心智与机器智能合一的心智体。
正如书中所引用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箴言所云,智慧是一种忽略的艺术。让我停止絮叨,还请读者诸君得闲开卷,一任思绪随作者富有穿透力的思考与灵感飞扬激荡。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革命与人类深度科技化前景的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这是一部既有高度、深度,同时也有温度的作品。这也是她能够入选“清华大学2020年新学期16本馆藏甄选荐读好书之一”和2019年第三季度“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原因吧!!
本文是段伟文研究员为《牛顿科学世界》杂志撰写的专稿文章
作者简介:
段伟文,中国社科院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