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熔断与抗熔断:肠道菌群坚决地要将胃肠道黏膜进行“熔断”:再

已有 1981 次阅读 2016-9-24 22:0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熔断与抗熔断:肠道菌群坚决地要将胃肠道黏膜进行“熔断”:再论人体饥饿感的来源——基于“菌心说”学说的分析与应用


张成岗(菌心说♡柔性辟谷,2016.9.24)


对股市有所了解的朋友对于“熔断”一词应当是很熟悉的了,是为了避免更加严重的问题。殊不知,我们人体每天也都在反复地进行着类似的“熔断”反应,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反复地进行着“抗熔断”反应,这个过程持续人体的一生。如果哪天人体里边没有这种熔断与抗熔断反应发生了,那么,这个人也就挂了。

那么,什么是人体里边的熔断反应呢?按照“菌心说”学说的定义,人体是以肠道菌群为中心、人的肉体为载体的一套共生系统,肠道菌群不断反复地向人体传递着需要能量的饥饿信号,通过分解和消化人体胃肠道黏膜,让人体感觉到饥饿感从而不得不吃饭,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肠道菌群”对于人体(胃肠道黏膜)的熔断机制。正是由于人体出生之后、环境微生物大量进入人体并形成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之后,这种“肠道菌群攻击胃肠道黏膜”的生物化学反应就在不断地发生着,以每天一日三餐或者一日两餐的生物钟方式,迫使人体进行吃饭,从而形成人体“抗熔断”的表现。

对,既然肠道菌群分解消化人体胃肠道黏膜是一种典型的菌群熔断人体的信号,那么,及时吃饭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抗熔断”过程了,这是因为吃饭之后,食物进入胃肠道,菌群将转而去“熔断”食物、而不再继续去“熔断”人体胃肠道黏膜了,从而表现出人体通过摄食进行了“抗熔断”,避免人体被菌群破坏之后的惨剧。

那么,什么是“熔断”的后果呢?答案很明确,说小了是胃炎、胃溃疡、肠炎的出现,说大了是慢病的来源,这是因为肠道菌群几乎都是因为缺乏碳源而攻击人体胃肠道黏膜的,在没有食物用来保护菌群攻击黏膜的话,黏膜就会被菌群破坏、溃烂,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出现肠漏综合征,很多毒素通过破损的胃肠道黏膜持续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出现肥胖、糖尿病等问题。因此,按时吃饭很重要,如果不按时吃饭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乃至多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因此,按时吃饭,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恰好是人体对于肠道菌群抗熔断机制的体现。

然而,如果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而导致肠道菌群出现了异常和紊乱的话,那么,即便是每天一日三餐按时按点吃饭“抗熔断”的话,仍然会持续出现亚健康和慢病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所说的“吃五谷得百病”的原因了,这是因为用来对人体胃肠道黏膜进行“熔断”的微生物菌群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紊乱和失衡,即便是正常饮食的话,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就需要重建正常的用来熔断人体胃肠道黏膜的正常的胃肠道菌群系统了。

在肠道菌群微生态的重建方面,目前已经有多种技术在使用,例如益生菌、益生元等方法,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目前有效地促进人体胃肠道菌群微生态系统重建方面,基于“菌心说”学说的“柔性辟谷”技术是目前已知的最好的“抗熔断”方法之一,其原理是使用人体不吸收、仅供肠道菌群使用的多糖和膳食纤维“喂饱菌群”,满足菌群对于人体的“熔断”信号,帮助人体实现“抗熔断”效果,人体就可以进入到连续7-14天不饿不食、只喝水不吃饭,正常工作生活的状态,人体胃肠道菌群就会通过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的互动过程中,减少不良菌群的含量、增加健康菌群的数量,人体就会变得更加健康起来。

对了,还有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那就是“菌心说”学说认为“人心即菌群、菌群即人心”,基本上已经在陆续发现和证明“饥饿源于菌群、欲望源于菌群、心理源于菌群”等问题了,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感谢肠道菌群向人体传递的“熔断”信号,这一点其实是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菌群)内心即“菌心”的呼唤!相反,如果没有来自于这种菌群的熔断呼唤机制的话,自闭症和精神异常等严重问题就将会逐渐出现,人类社会将会出现严重的心理与精神异常。不过不用担心,因为我们通过大量研究已经发现,通过柔性辟谷技术训练之后,内心将会更加平稳、平静、宁静平和,精神上更加愉悦,对于眼前的世界将会更加随喜赞叹,而不再是以前的动辄怨天尤人的情况了,一切也都正在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004884.html

上一篇:“菌心说”学说对于“文化”与“文明”的理解与解读
下一篇:从“柔性辟谷”到“戒定慧”——基于“菌心说”学说的深度分析与
收藏 IP: 210.74.1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