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石头的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umper 挖了磨、磨了挖……

博文

身在德国(3)——项目成员之Ralph

已有 10918 次阅读 2010-12-1 21:0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德国, 野外, 志愿者, 化石, 发掘

      来到德国印象极深的是他们开展化石发掘工作做的非常特殊。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没有正式的固定资助,都是靠大家自己去筹的钱或物,没有每个人的努力,没有那么多普通市民的支持,这个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我不知道这需要多少毅力和凝聚力,不过在国内真的难以想象。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社团,有1-200人的规模,定期举办活动,向大家筹钱或给大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也许是由于参加人员的特殊背景的原因,所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团队主要成员。

(工作累了,大家小憩一下。摄于2009年初次访问Chemnitz)

     
      负责现场发掘的人叫Ralph,光头,棕红色大胡子,寡言,好烟。他并不是地质古生物专业出身,甚至离地学有点远,他以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一家机械设计公司工作多年,出于对化石的爱好才到博物馆工作的。在博物馆内日常工作的同时他还负责领导标本的发掘工作。他也是现在发掘人员中唯一一位正式工作人员,也是唯一一位每天都在发掘现场的人。过去的两年他带人共采了700多箱标本,接下来两年的时间还要继续发掘工作。
 

(Ralph其人)   

  
      除了Ralph外的其他人员都是志愿者,都是非正式、非固定人员。有的是在校教授、学生,还有化石爱好者、私人收藏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普通市民百姓。几乎每天都有一些志愿者下班之后来工地帮忙,完全自发的、完全自愿的工作。还有一位大妈是政府里的职员,她常来给大家清洗杯子或打扫卫生,她还惭愧的说自己年龄大了,只能做这些。
 

(博物馆馆长Dr Ronny Rossler 在向大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并筹钱)

     
       德国人很沉默,现场听不到有人指挥或大声说话,每个人都是默默的工作。而且每个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都不偷懒,累了就去喝杯咖啡或小憩一下。他们采用工程中的测量方法和极大的耐心来开展发掘工作。他们随时记录下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所发现的每一块化石标本和每一个地质现象都测量了三维坐标。也许由于他们中没有一个是专业地质古生物人员的原因,所以他们生怕错失记录任何一个信息,我相信今后任何人来做任何方面的研究都会非常方便得到任何需要的信息。像我这样中间插进项目来,经过几下子的训练,就可以找到任何我需要的信息。
 

      德国的气候并不好,并不利于野外化石的发掘工作,夏天多雨,冬天多雪,Ralph全年有不少天数都是在泥中蹲坐一天。由于发掘队员不是固定的,所以也会经常只有Ralph一个人在工地叼着劣质香烟、听着劲爆的摇滚乐,有条不紊的工作。

      Ralph除了是一位资深化石粉丝外,还是一个摩托车爱好者。车库停着他和老婆改装后的爱车,经常组织和朋友们骑摩托车出行。

   志愿者中还有两个常来的,一个是3-D模拟专家Volker,另一个是正在读Diploma的 Sandra,回头再分别撰文介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5340-389387.html

上一篇:身在德国(2)——我的研究项目
下一篇:身在德国(4)——雪中的弗莱贝格(Freiberg)
收藏 IP: .*| 热度|

4 刘钢 伍松林 anonymity rosejump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