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中国文化”,岂非南辕北辙?
子 张
期末考试,风景各异,无异于一场由许多局部战斗组合成的、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心理战争和教学战争。
如果不说战争,说是一场教学游戏也成。
考试作弊心理,大概也是人类一种共同心理,人人都会有的。既然如此,且不做正人君子状,去痛心疾首。
我感兴趣的是某生作弊被捉后的反应。
考的是《中国文化概论》,考生是学建筑的,我是三个监考人之一。
照我个人的观点,“文学”、“文化”类公共课程既然定位为文化素质课,就不必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指定十几部、几十部文学作品和参考书读完,感觉到视野有所开阔、心中若有所悟、灵魂有所提升也就不错了。
但既然要考,且划了考试重点,那就稍微下点功夫把那本教科书读读,恐怕也没什么困难。但他还是准备了纸条,暗暗放在试卷下面,不幸又让我看见了。看见了,也就只好“没收”。按照规定,该上报学校,一旦上报,肯定以“作弊”处理:取消学位。(我不太倾向于这样做,我只希望他能明白考试的真正目的。)
他没离开考场。等到考完,其他人都走了,他来为自己辩解:我那个资料上面没有与试题直接相关的内容,不能算作弊。
这使我一下子对他十分失望。
我仔细看了一下那个资料,是的,没有与试题直接相关的答案,但不直接,却仍然相关,是“第六章·宗教”的内容。试题里有“佛教”、“禅宗”的考题。
我对他失望,因为他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反应不是意识到自己错了,而是别人错了。
理解中国文化,自然会涉及中国传统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一条是“修身”,这之前还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为什么做起来这么难?
是不是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本身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中学以考试为核心,文理分科,到大学才开始讲“人文素质”,是不是太晚了?
二、社会风气流行“潜规则”,正规则成了糊弄老百姓的空文,这“人文素质教育”是不是也属于表面文章?
三、大学教育该以“知识教育”为中心,还是应以“立人”为宗旨。
2009、1、1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