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鸭子上架,我这半文学盲给儿子上起了写作课。
儿子对于写作基本没有入门,期中考试的作文题是:“一次感受到的…”,题材不限。儿子的作文题目是:“一次感受到的‘关心’”,文章大意是寒假里小学同学一起去公园骑自行车,他摔伤了,同学挽着他,全程陪同他去医院检查,让他感受到了同学的关心。很不错的题材,可惜文章犹如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老师也没有给出具体的修改性意见,我想不具体教他怎么写,可能很难有进步。他写文章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挤,想到哪写到哪,觉得字数差不多了,数一数,够了就再也不愿意多写一个字,这样如何能写出有文采的东西来?我告诉他,老师课堂上不可能针对每个同学的作文进行讲评,只会挑写得好的作文作为范文进行点评,所以你应该勇敢地主动向老师请教,作文该如何修改,然后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重写,这样才会有进步。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散文、小说,而且要用心读,书读得多了,自然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为了给儿子示范,我这个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半调子老师给他上了一节写作课,并要求他重新构思再写一遍,也许给他具体的示范一下对他是个好的提示。
我告诉他:写文章好比盖房子,先要设计,也就是构思,不要急于动笔,待完成了构思之后动笔就不会觉得下笔艰难了,你会感到泉思如涌,写字的速度跟不上你的思绪,文章一气呵成,完全不必担心是不是达到规定的字数。这篇文章记叙你摔伤的前前后后,由此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关心与帮助,你不仅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经过,还应该在写故事前交代清楚人物与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且不能写得太直白,那样会显得干巴巴的一点感情色彩都没有。文学作品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一定的夸张是可以的。例如这篇文章可以这样构思:
1、人物交代。不妨像这样来写: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小学毕业半年了,可小时候的情景一刻也没有遗忘,老师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同学的欢声笑语时时回荡在耳边。秋尽冬至,冬去春来,一学期终于过去了,小学老师提议同学们一起春游,顺便交流一下进入中学后的学习与生活体会。大家热烈响应,于是决定XX天…。到此人物交代清楚了,但还不够,可以描写一下你的心理活动:那天晚上,我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眼前犹如放电影般闪过一幕又一幕小学时候的情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列举一些小学时候有趣的故事)。如今大家各奔东西,进入了不同的中学学习,老师也开始教学弟学妹,他们过得怎样?学习还是那么紧张吗?浮想联翩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2、场景描写。不仅要说清楚事情发生在哪里,还应该简单描写一下事情发生的背景,就像这样: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台照了进来,一个难得的艳阳天,看来老天爷很能理解我们的心情。我们乘上中巴车出发了,同学们与我兴高采烈,中巴车载着一车的欢乐直奔大夫山公园。大夫山公园很大,那一望无际的草坪犹如绿色的地毯覆盖在广阔的大地上。大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像两列仪仗队夹道欢迎我们的到来,树梢头一簇簇青翠欲滴的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彷佛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宽阔的路面起落有致、逶迤曲折,似起伏的波浪,如舞动的绸缎,好一个美丽的大夫山。到此事情发生的场景也交代清楚了。
3、事情经过。在描写事故发生前可以先描述一下你们开心的场面,例如野餐、游戏等,最后看到自行车租骑处了,简单描写一下租车处的场景,然后直奔故事主体:于是大家跨上自行车,你追我赶了起来。突然,一段陡峭的下坡路出现在眼前,大家纷纷减速。我平时从不骑车,小时候只在自家的楼下偶尔骑过几次,没经历过如此惊险的场面,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车轮的转速越来越快,自行车载着我飞快地向坡下奔去,情急之下,我双手紧紧抓住车闸,双脚拖到地上,试图稳住车身,然而车停下了,人却越过自行车飞了出去,刹那间,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朦胧中似乎听到有人在打电话,我慢慢睁开双眼,只见十几双焦急、关切的眼睛在看着我。我趴在桌子边,面前是一堆染成鲜红的纸巾,我的头剧烈的疼痛起来,原来我负伤了,老师正着急地给爸爸打电话。事情的经过基本交代清楚了。
4、主题渲染。可以将一路上同学们如何帮助自己、关心自己的细节描述一番,特别是小学的班长一路陪伴你到医院,帮你拿背包,搀扶着你,学生的家长早早跑到医院并帮助你联系医生,他们一直守候在X光检查室的外面等待着消息,等等,写出同学的关心、同学家长的关心,这里可以把你作文的主要内容放进来。
5、画龙点睛。最后要凸显主题,例如可以这样收尾: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份爱,给予他人一份关心,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很多。
儿子听得一个劲点头,答应重新写一遍,但愿这回能写出点彩头来。我这水平也就能糊弄一下初一的孩子,到了高中,恐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这是俺儿子十几年前的照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