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耿冲突有一段日子了,也曾经让肖子与安子卷入其中,现在事件双方的当事人都在科学网开了博客,并就“冲突”事件各自阐述了事情的经过与个人看法。我相信类似的事情绝非个别,我曾见过这样的现象,有位老师课堂上让学生滚蛋,结果学生果真“滚蛋”了,可此举激怒了其他学生,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告了老师的状。在一个师生观念极端淡泊、师生关系平淡如水的时代,发生这样的事一点都不奇怪。
我发现Laokanke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每每与我惊人一致,我很奇怪,当初与我“相煎太急”的他怎么会与我如此臭味相投?Laokanke在耿先生(科学网上没有师生,不妨都以先生称呼之)的博文后有一段评论,耿先生也回复了:
[2]laokanke 2013-4-18 12:45 潘老师的做法存在不少问题,我在他的博客后面也谈了我的看法并因此得罪他而有了一个“隐藏很深”的结论,这里不谈论潘老师。仅仅就你的表现说点看法:很明显,你选潘老师的课是为了凑学分而不是学知识,也因此而在课堂上睡觉,这显然是不妥当的,无论是目的还是具体表现,任何一位任课老师都有权对你进行批评。如果我发现我的学生有你这种混学分而到课堂上睡觉的现象的话,我会在提出警告之后观察其后续表现,如果依然如故且不能提交合格答卷的话,我会毫不犹豫让其彻底失望:不及格!
博主回复(2013-4-18 12:58):明白您的观点,请问一个会计专业的在分子生物学上会学到什么东西么?还是研究生课程,显然不会。可是上学期确实就有会计专业会选啊,为什么?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问题不可否认。
我从没觉得我上课睡觉是正确的,但如您所见,那段插曲我是用正面的语气评价潘的,我赞扬了他之后不同专业不同标准的评分标准。
不知这个评论您满意么,感谢关注与回复
我对Laokanke这段话基本赞同,耿先生的回复也确实反映了一种并不罕见的现象,很多人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混学分,与其说这是学生的悲哀,不如说是教育的悲哀。任何教师一旦知道学生来听课的唯一目的是混学分,心情注定好不了,甚至会觉得学生亵渎了自己的课程。问题是,无论学生出于何种目的到我们的课堂上来,我们都无权拒绝。学生为了学分选择了我的课,他也许在听了几节课后对我的课有了一点兴趣进而认真起来,也许一直就提不起兴趣进而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甚至逃课。我怎么办?当我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而学生在台下萎靡不振,我一定会反省:“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对我的课毫无兴趣?是我讲课的问题还是别的问题?”我能理解潘先生询问耿先生为什么不好好听课,而是干别的事情。耿先生将当时两人的对话作为评论发布在潘先生的博文后:
[22]耿岩松 2013-4-16 18:16 作为一种观点,你的文章在关键点出模棱两可。简单说明一下,你说的这件事情,我是在看其他科目,你没有对我严厉的批评。全部对话如下:
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说话。
你:“你为什么不听课?”
我:“听不懂”
你:“为什么听不懂?”
我:“没基础”
你:“你是什么专业?”
我:“生物医学工程”
全部对话完,之后就是你的感慨人生时间,我当然不会因此就离开教室,如果你有证据,欢迎证明。
更重要的一点:给你发短信的原因并非如此,具体原因在你侵犯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博文评论中已发布。
最后我也做过老师,老师得到批评之后第一时间是反击而不是反省,这在我看来只能更加印证我短信中的观点。
我对上段描述的真实性如何不好评说,姑且假定当时的情形确实如耿先生所说。潘先生与耿先生在课堂上对话完了之后没有就这件事继续与耿先生探讨,也不知道课后有没有找耿先生继续探讨,而是转移了话题,我觉得有点可惜。既然将课停了下来询问这件事,最好有始有终将事情弄个明白。例如,你可以继续询问下去:
你:“既然没基础,那你课前应该预习一下,课堂上更应该认真一点呀?”
“我”如何回答呢?也许“我”会回答:“我预习了,但还是不懂。”或者直率地回答:“我本来就是凑学分的。”
你:“既然你预习了都不懂,课堂上又不想听,如何保证你能拿到你要的学分呢?如果拿不到,你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
不知“我”又该如何回答?
与人沟通是一个蛮讲究的东西,特别是课堂上最好不要直接与具体的学生发生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对话,否则即使你能保持冷静也无法保证学生也像你一样冷静,有些事情可以课后沟通。如果不得不中断课堂与学生沟通,作为教师,千万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或者过激的语言面对学生,最好是泛泛而谈,不针对具体的学生,否则,最终难堪、下不来台的很可能是你自己。
学生可不可以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逃课?这是个制度问题,如果制度允许,学生就可以开小差甚至逃课。不过,我相信,如果老师自身首先过得硬,对自己的课堂尽心尽力,并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严格把关、绝不放水,我相信学生只要选了你的课,一定也会对你的课程认真对待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