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关于师生、理想的风暴,我对此一直保持沉默,因为身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谈理想实在有点不合时宜。虽然我不像孤魂那样“愤世嫉俗”,但孤魂的话其实都是我想说的话,只不过他有胆量说,而我胆子比较小,即使说,也只能婉而转之,欲说还休。
我相信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理想并不那么明确,之所以不明确是因为人生的变数太多,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很多想法(包括理想)都会发生变化,也许你上大学时对大学、对你即将学习的专业满怀憧憬,可几年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与认识发生了变化,于是你原先的理想破灭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在年轻时都有过比较浪漫或天真的理想,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沧海桑田,早就把内心深处描绘的人生美好蓝图撕得粉碎。我以为,任何人在今天作出任何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有了生存才谈得上理想。为什么年轻时候的理想大多经不起岁月的冲击?说到底,那时候的理想多少带点浪漫色彩,没有考虑到生活的严酷性。
有理想毕竟是个好事,他可以让你有奋斗的动力。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们大多是有理想的,而且他们中有很多一直在为理想而奋斗,即使蹲牛棚也没能改变他们坚定的信念,坚守着心中那份理想,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十年文革之所以没有摧垮他们,也许正是理想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我们这代人曾经也是有理想的,我也不例外,不过我的理想没那么崇高,当一个中学教师或者当一个军人是我小时候的理想。我做梦也没有想过当大学教授,大学对于我是遥不可及的,我甚至不知道大学是个什么样子。那时我们生产队有个女孩找了个工农兵大学生男朋友,我们一帮小屁孩像看稀罕物一样围在门前,带着无比崇敬与羡慕的眼神看着那个神秘的大学生。在我上中学时,我们邻队一个女大学生从清华大学毕业了,我远远的看着她向我走来,从我面前经过,又远远的看着她从我面前消失,在我的眼里,她就是个可望不可及的女神!所以无论是我还是我的父母,对我的今天都是满意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梦想,这也正是我一直对许多事情看得比较淡薄、缺少了一点争强好胜之心的很重要原因。
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之后,很多人也都看淡了世事。有一天,W大姐给我打电话,她说不知道到我们校怎么走,我说我去接你吧,我依约早早来到大学城华工大门口等候。回校的路上,我们聊起了一些事,她很感慨地说:“大家现在对很多事都看得很淡了,过去或许还会为很多事情去努力、去拼搏,现在没兴趣了,因为你努力的结果很可能还不如人家不努力的结果。”W大姐的话深刻之极,道出了中国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状。
如果说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有一份执着的理想,有着一种追求理想的精神,那么今天的年轻人还有多少有着这份执着与追求呢?这不是年轻人的错,正如那位W大姐所说,如果你努力的结果还不如别人不努力的结果,你还能保持那份坚守理想的执着吗?理想是有序社会的产物,在一个混沌社会,理想无疑是一种奢侈品。
我教过的本科生不计其数,硕士加博士有四、五十人,我从没有问过学生:“你们有什么理想?”我只告诉他们:“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数学方面的潜力,不反感读书,就可以继续读下去,多读点书不是坏事。你们将来的学术成就如何取决于多种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我这个当导师的能力有限,所能做的就是为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问如何要看个人的造化。但有两点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一是学会与人相处,二是做一个称职、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身为导师,看到好苗子固然是一件欣慰的事情,把他们造就成某个方面的杰出者是每一个为师者的理想,但学生毕竟不是物品,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情、兴趣、生活与理想,不管我们为学生付出了什么,都不能成为左右学生的理由,导师没有道理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学生的头上,正如父母不应该一厢情愿地让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蓝图去奋斗,父母、老师都是孩子人生旅途上一段时期的伙伴,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样的路适合他们走?
理想既是个奢侈的东西,也是个人自己的事情,导师、父母可以提供建议,但不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当成孩子的理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