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必质疑我的眼界,正因为本人眼界不高才有此感慨之文。
前几天从肇庆回来的路上,与中大一位老兄聊起了学问,他告诉我,省里有关部门有一次请他去帮忙修改科技发展规划初稿,他看了看别人写的初稿,说道:“既然你们让我改,我只有重写了。”他没有告诉我详情,我说道:“其实,一个人能否写出有水平的学科发展规划,不在于他是否发了多少文章,关键还是要看眼界。”他深以为然:“我之所以要给他们重写,正是缘于你说的‘眼界’两个字”。
我知道有很多老先生一生没发表几篇文章,但论学识、学术素养,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难以望其项背。科学网上对师生关系历来比较敏感,而且似乎与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完全两个样,是学科的差别还是我了解的现实与别人不同?我咋就没觉得师生关系有多紧张呢?要说闹点不愉快在所难免,但不至于势同水火。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导师是否指导学生完成了多少论文,却无人关心导师的学识如何,带给了学生多少学识。对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来说,学术修养或许不那么重要,但对于导师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学术修养或许比SCI更重要,因为修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
假如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将来有份安生立命的工作混个文凭,造造SCI就可以了,可如果把SCI当着科研的最终目标显然迷失了方向,把本末颠倒了。不能说SCI不重要,大多数研究成果最后都得以SCI的形式呈现,造SCI的人好比搏击大海的游泳者,即使你水性再好,游泳技术一流,可如果不能辨别方向,那么你游泳技术越好,距离目标就会越远。靠什么决定研究的方向?是眼界,有良好的学术素养或学术眼界可以辨别什么是好、什么是一般,可以判断一项工作的价值。没有好的眼界或许可能做出一项很好的工作,却未必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以及别人工作的价值,只能以SCI的级别与影响因子来判断了。当然,由于高水平SCI杂志评审人的学术眼界通常也比较高,所以整体上讲,高水平SCI杂志上的文章大多还是能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水准与工作价值的,但如果据此认为SCI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水平的标杆未免有失偏颇。这或许正是我们出不了大师,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的重要原因。
学术素养是逐步积累而成的,学生由于研究经历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学术眼界不可能一朝造就,因此导师自然成了学生学术生涯的指路明灯。从这个意义上讲,导师的学术眼界至关重要,导师可以因为年龄等原因不再造SCI,但导师不能没有学术眼界,否则学生就成了迷途的羔羊。
在博士招生规模如此之大的年代,指望每个导师都有很高的学术眼界似乎有点强人所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压缩招生规模似乎不现实,唯一能做的或许是像985与211那样给博士也来个分层次,一种是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另一种是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不管我们是否承认这种分类,现实已经给我们分了类,而且这种类从学生跨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分好了,这就是985大学与地方大学。
(疯言疯语)企业、事业单位也应该与大学一样给予分类,一类是面向985高校的,另一类是面向地方高校的,这样才配套,否则地方大学的学生何去何从呢?总得给人家一条出路吧?令人无奈的是,企业、事业单位都纷纷盯住了985高校,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为什么不进行行政干预呢?既然你把高校、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你理所当然也应该把企业、事业单位分成三六九等,把领导也分成三六九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们愿意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实际上领导已经被定了等级,不仅不同行政级别的领导有了自然的等级,即使同一行政级别的领导也有等级,例如学校的校长与政府部门的厅长就不可能相提并论,不信你看一看各种会议主席台上的座位安排就一清二楚了。可见剩下的定级问题不多,只差给企事业单位定级了,搞一个985企业如何?政府部门也可以来个211单位,其余的都列入地方企业单位、地方事业单位,不得招收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如此地方大学的毕业生也就有了配套的就业平台。
理论上讲,一个学校的地位应该由社会来决定,决定学校生存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的声誉,正是由于行政化的分类,使得学校对自身的社会声誉未必真正重视,声誉对于现在的学校来说显然实际排在了评价指标体系之外,这就难怪导师有没有眼界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