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有风险 精选

已有 13126 次阅读 2009-11-16 00:05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方面我们在提倡学科交叉,另一方面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交叉学科研究者常常找不到自己的根!

曾经认识好几个自称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大多面临着找不到娘家的尴尬,有一个号称精通物理、化学及数学的人始终评不上博导,原因在于搞物理的人说他对物理一知半解,搞数学的人说他对数学似懂非懂,搞化学的人又说他对化学一窍不通,真的应了相声里说的那句话:“唱歌的人里他球踢得最好,踢球的人里他歌唱得最好”(这里不想对当事人真正的学术水平作评价)。不过他算幸运的,虽然没当上博导,政府官员却看上了他,不仅当上了全国党代表,还成了政府官员。

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你属于哪个学科?这个问题很重要,你申报基金时从哪个学部申请?申报职称时从哪个学科申报?这些都与你的定位有关系,稍不恰当就面临着被拒绝或被枪毙的危险。而且无论你把自己定位在哪个学科,都可能面临与上面那个数学、物理与化学无一不“精”的人同样的问题,除非你一鸣惊人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如果是搞“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学科交叉研究境况可能会好些,例如你是做数学物理研究的也许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物理中存在着很深奥的数学问题,谁也不敢小看,但如果你是搞“血缘”关系不是很近的学科交叉研究就比较麻烦了,你必须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还得让相关学科认同你这个定位,否则必“死”无疑。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个老师是搞数学+XX的,学科的名称还真不太好取,叫数理XX就应该归属XX学科,叫XX数学自然应该归属数学学科,可申报职称时麻烦了,XX学科认为他是数学学院的教师,上的都是数学课程,理应从数学专业申报,数学专业的专家认为他从事的主要是XX专业的研究,不是数学研究,项目也是从XX学部拿的,其论文基本都是在XX类杂志上发表的,数学味不浓,应该申报XX教授而不是数学教授。咋办?难道一个拿到国家基金的人还没有一个连省部级项目都拿不到的人更有资格当教授?那可真的有点荒唐了,更何况其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比很多人都不差甚至更高。

这件事反映了我们的学科分类与评价体系存在真空地带,如果分类与体系问题不解决,会有更多的人面临同样的问题。例如数学教育专业便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数学专业中没有数学教育方向,只能归类到教育学专业,招收博士生一般也是挂在教育学专业。这就带来问题了,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该从什么专业申报职称?从教育学专业申报显然“吃亏”,因为数学教育专业教师的文章大多发表在数学教育类杂志上,鲜有在教育类“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所以难以得到教育类专家的认同,而如果从数学专业申报,与从事数学研究的人相比,他们的文章档次显然不够高,很少能在SCI刊物上发表文章,其项目也难以与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比肩。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数学教育研究?这些人真的不能当教授?

要给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一个生存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专业设置作适当调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271276.html

上一篇:在中国做一个导师不容易
下一篇:应该如何对待患精神疾病者
收藏 IP: .*| 热度|

24 武夷山 苏青 杨学祥 张志东 章成志 陈龙珠 郭向云 梁进 刘进平 陈绥阳 俞立平 吴飞鹏 吴渝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刘立 陈苏华 刘畅 李志俊 张明 iwesun hao pkuzeal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