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学史上,有很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以至于1984年化学奖得主梅里菲尔德说诺奖是“一个真正的中彩游戏。有资格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评奖委员会是如何衡量一切然后做出一个良好的判断的。”加菲尔德则说“评价诺贝尔奖就象是比较伦勃朗和马蒂斯的杰作一样。”那些本该得却未得诺奖的人们包括其发现未被授予诺奖及参与了得诺奖工作却未能分享两种。
1、埃弗里揭示核酸是遗传物质,但未得诺奖: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的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困惑着科学家。早先的观点认为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直到1944年埃弗里(O.T.Avery)等才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他们从带荚膜多糖的肺炎球菌中分离出DNA,用它处理不带荚膜多糖的肺炎球菌可诱发生成荚膜多糖。这种带荚膜多糖的肺炎球菌可使小鼠感染致死。从此,核酸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注意。
2、JD贝尔纳对蛋白质首次X射线实验,未得诺奖:
贝尔纳(John D.Bernal,1901-1971)是著名X射线晶体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科学学创始人。1934年,他首次获得蛋白质晶体结构的X射线照片,并最先研究出烟草花叶病病毒的结构。
3、茨韦特是色谱法的最初发明者,但未得诺奖:
层析技术也称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Tswett发现并命名的。他将植物叶子的色素通过装填有吸附剂的柱子,各种色素以不同的速率流动后形成不同的色带而被分开,由此得名为“色谱法”。后来无色物质也可利用吸附柱层析分离。 1941年,英国生物学家Martin和Synge首先提出了色谱塔板理论。以后层析法不断发展,相继出现气相层析、高压液相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亲和层析、凝胶层析等。
4、索末菲对量子力学作出基础性贡献,但未得诺奖:
其他的还有不少,如GN刘易斯、索尔克和萨宾、爱德华·特勒、尼尔·巴特利特、戴维·基林、马丁·卡门、迈特纳、施特拉斯曼、吴健雄、威甘德和伊普西兰蒂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戴森、洪德、皮策、乔斯林·贝尔、贝尔松、约翰斯顿、赫夫曼和克雷奇默、蒙卡达等等。详细见: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作、节艳丽译《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