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导师以身作则影响他们的学生,而不是指导,他们鼓励学生独立。唯一的例外是,他们会指导学生准备论文草稿,这在科研当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实验室依靠这些论文保持着和外界之间的主要联系。”《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一书这样总结道。
1996年化学奖得主柯尔说到他的导师皮策,他指导学生的方法是不管他们,但是如果研究生找到他并且向他征求意见,他都会腾出时间来,他通常都快乐意讨论问题,提供意义,建议一配套解决方向,等等。这对我来说很理想。
1915年物理学奖得主布拉格说:“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就像一把火,只需要一根火柴来点燃它。”
“师生关系是双方面的互相影响。不仅需要一个好老师,还需要自觉的学生,才能便这种关系行之有效并具有生产力。”
对自己发展影响很大的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导师,也可能是同行或别的学生的导师;有时一句话的影响力也很大,而不见得是具体的科研指导。
约翰(1986年化学奖得主)回忆波拉尼(1961年化学奖得主卡尔文的导师)说,“我从他的学生那里学会了一种科学价值判断——判断这个领域将会走向哪里,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在一定程式度上知道如何解决它们。没有这些东西,我会失败的,但是事实是我没有直接从他那里学到这些,而是从受惠于他的人们那里学得到的。”
惠顿回忆伯恩斯坦说:“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不应该被琐事浪费掉,拥有某种天分的人应该花费几乎所有的时间做能达到最高水平的工作……伯恩斯坦喜欢说,最后你会在某件事情上得到承认,只在最成功的事情上得到承认……所以关键是发现你要做的事情,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其他所有的事情上。”
详细见: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作、节艳丽译《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