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德刚的名著《胡适杂忆》虽然闻名已久,但直到最近才看了一下。一看不得了,感觉好看极了,一口气就读完了。这种情况简直类似年少时读《少年维特之烦恼》。
唐的这本传记作品不同于一般的传记作品,并不是采取一贯仰视的眼光,而是时而仰视,时而平视,时而俯视,时而近察,时而远观;胡适之为人、为学都在论述范围;杂揉自己的身世、看法和观点。不特让读者了解胡适其人、其学,而且对作者批判性的见解及作者对中西文化的体察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例如作者对西方文化的体会及华人在美国社会的类型就特别有意思。作者认为美国人的社会基础建立在极端个人主义之上,人与人之间是“有礼无让”。“无让”就是“不仁”。美国人有余力才行善,余力不足则竞争,则“在商言商”(Business is business),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己”是他们商业道德的百善之首。口头禅是“如果你不保护自己的利益,谁替你保护呢?”(If you don’t protect your interest, who will?)。人与人相处专以“侵略”(aggressive)相尚。同事同伙同僚之间有利害冲突者,则防友如防贼。你一不小心,你的利益就要被人家“剥削”(exploited)。一个华裔知识分子,如果身在美国却放弃不了自己的的文化传统,就是留学的第三种人,有傲骨、有酸劲(士可杀不可辱),这在美国同事看来似乎是行为乖僻,甚或“无礼”(bad manners);而在名利上“无私有让”最多只能算个“好人”(good man),真义则是“笨伯”(fool)。我以为这种体味是极有道理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