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复旦投毒嫌犯曾因平摊水费问题与室友发生争》仍未明确说明作案动机,“林对投毒过程供认不讳,但对动机一直闪烁其词。林曾对警方自称投毒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令办案人员很难采信。还有一种接近办案人员的消息称,林自称听见黄洋和另一名室友谋划愚人节要戏耍自己,于是抢先报复。但林至少向警方提及一次与饮水机有关的争执。南方周末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林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的同学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3月31日前后,林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葛林没有否认这一细节,他只是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不做评论。”但这次争执应该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有什么确定的动机。
我以前在《复旦投毒案水落石出》中认为嫌犯道德有问题,但有少部分读者不认可。我感觉,即便不能归到道德原因,也应从其人格(有人说是“两面人格”或“双面人格”,见新闻中“在同学与朋友的回忆中,林曾是本科学生会学术部部长,科研能力惊人,论文发表数远超一般学生,热心同乡会的活动,爱打篮球,玩三国杀,甚至擅长讲冷笑话。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积极规划人生、在公开场合略带羞怯,但在自己的圈子里擅长沟通合作的瘦高个男生。但即便身处林的圈子,绝大部分人也从未留意林的另外一些特质。很少有人知道林一直在用独特的方式处理与异性沟通上长期积累的挫败感;也少有人留意林在网络上习惯使用的极具攻击性的侮辱性语句——无论是对自己的同学,还是公共人物;至于林的家庭——其实相当普通的平民家庭——以及故乡,则被林更加小心翼翼地隐藏在与人交流的话题之外。更少有人体会过,迥然相异的两面,在林的内心长期煎熬、发酵——尽管林始终在述说和排遣,以难为人察知的方式。”)中寻找蛛丝马迹。动机和原因不明,那怎么吸取教训呢?从现有情况下,只能是对于那种“内向的性格”、“异常敏感而害羞的性格”的人加以注意罢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