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有个疑问,为什么西方哲学著作这么难懂?近来浏览了王路《读不懂的西方哲学》,才了解到,除西方哲学著作概念抽象,思辩性强,以及经院哲学行文晦涩外,中文翻译也是个大问题。王路以整本书论述“being”不应翻译为“存在”、“在”或“有”,而应翻译为“是”。让人感触颇深。
《读不懂的西方哲学》
作 者:王路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being”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概念,关于它的翻译国内已经讨论多年。究竟应该把它翻译为“存在”、“在”或“有”,还是翻译为“是”,看法各异。《读不懂的西方哲学》认为,翻译的基础是理解,如何翻译恰恰反映了如何理解西方哲学。《读不懂的西方哲学》作者主张以“是”来理解和翻译“being”,并且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把这样的翻译和理解贯彻始终。
《读不懂的西方哲学》以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胡塞尔的《逻辑研究》、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中的论述为例,并且以国内一些学者关于海德格尔和托马斯·阿奎那的一些讨论为例,具体而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并最终指出,为什么以“是”而不是以“存在”来翻译being及其相关概念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502569.html
上一篇:
研究生的不守承诺给导师带来的损失下一篇:
狐臭是什么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