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这里的民科定义为这样一群研究者或科学家,他们提出了全新的(whole new)或革命性的(revolutionary)观点、理论或学说(新出现的,未曾有过的,或颠覆现有知识、理论或科学体系,而不是对“知识大厦的修修补补”),或解决了世界级科学难题,但未被证实,或未被科学共同体(或主流科学界)所接受,或不为所知。
如果您是民科中的一员,您的唯一出路在那里呢?
尝试投稿到国内或国外的著名的学术期刊上,或想办法与主流科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交流,寻找知音和伯乐。因为在专业化高度分工的今天,除非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否则很难对别人的研究成果作出评判。
为什么要投稿到著名的学术期刊上?那是因为著名的学术期刊有相对严格的审稿制度,发表在著名的学术期刊上表示您的成果已经被认同(只要不是作伪,最终被证明正确与否是另一个问题),并会对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而不知名的学术期刊则否,更何况目下有许多拉圾期刊,它只收钱不审稿的,虽然变成了铅字,也只不过是学术拉圾。
是否要出书呢?我的看法是,如果您的新观点、理论或学说尚不成熟,或没有被证实,最好不要写书出版,否则将有可能是让公众对科学体系或科学方法产生混乱的认识。例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前是经过多年的航行调查,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学、动物学和地理学材料和证据的。事实上,一些权威的学术出版机构如英语世界的剑桥和牛津出版社(英语世界最权威的学术出版社多为大学出版社),及国内的科学出版社等(一般而言,国内的出版社全国性的好于地方性的,地方性的又好于公司性的;另外,出版物的学术内容最好应于出版社的性质相对应)的审稿制度也相对严格,不会轻易出版从未未被科学共同体(或主流科学界)所接受,或不人为所知的学术,如果在该领域没发表过任何文章的人恐怕也没有资格来出版专著。当然,中国的好多出版社也在堕落,为了钱不要学术的事也在干。
是否要在网络上传播呢?我的看法同上。原因是很多专家学者没有习惯或没有功夫上网来识您的“货”,而上网写博客、看博客的专家学者仅是很小一部分人,其中能识“货”的人也是微乎其微,再说识“货”的人也未必是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您的“货”地,因为网上从来都是真假参差的。也就是说,网上绝大多数是没有批判和怀疑精神的群氓和门外汉,或一些小心谨慎地、带有一点批判和怀疑精神但无法判定对错的“外行”专家。您可能会博得网上大众的喝彩和掌声,但这种形式的“认可”是否能“倒流”到科学共同体(或主流科学界)却存在很大疑问的。而被他们认定你的观点为“伪科学”可能会是最通常的命运了。科学不是宗教和迷信,不是我相信所以就科学,而是因为它科学我才相信。如果利用传教的方式和狂热来向大众传播您的学说,效果可能不彰,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我也不赞成将尚不成熟或没有被证实的新观点、新理论或新学说写到博客里。
有人说了,我投稿但他们不接受,我的理论或观点受到了学术界的压制和迫害。我想说,这种情况要了解其真实原因,看看您的问题出在那里。最通常的问题是你的表述不专业或不规范的、或采用自创的概念公理体系、不遵守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或范型(paradigm)、或您的观点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有理由对您的理论或观点进行质疑和检验。事实上,对于“‘公认的权威学术刊物’必须是用学术公众(the republic of scholars)普遍信服的程序和规范编辑出版的刊物。…主流学派可能会稳步确立对本学科的霸主地位;审稿过程的每一阶段,主编(协主编)和审稿人都会持续地用主流学派的范型去检视稿件,诱使或迫使其就‘范’。而那些极具挑战性或‘反潮流’的文章,就很难在权威刊物上发表,因为在这类新论点或异端理论刚出土之时,罕有严谨到能够过五关斩六将,通过那么多审稿人的猛烈炮火而‘露头’者。”(见丁学良《英语世界学术发表制度》)。这种情况您就必须要努力来克服。其次,也可能由于学科发展水平的局限,您的理论超越了现时学者所能接受的水平,或者是科学界正热衷于彼(所谓当时的“显学”。学科发展不能说没有“赶潮流或赶时髦”的情况),而您的理论则关注此(没赶上潮流或时髦),或者你不是知名的科学家,关注度小或所谓“人微言轻”,导致学术界漠视您的学术。如果您属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就不多了。除非您的寿命足够长,能看到您的学术大行天下的这一天,否则只能等待死后“追认”了。如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他的研究虽然发表(但不是有名的期刊)并且曾与当时的学术权威交流,但仍被埋没35年。最后一种,也就是某些“学术权威”或“学霸”为了自己或本派的利益,故意压制你的学术,这种情况不多,因为权威的学术刊物大多采用专业的、慝名的、局外人审稿制度。如果有这种情况,您完全可改投他刊呀,中国的不行,就译成英文,投到外国,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