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从疫情爆发以来思考良多。我们的应用语言学,怎么为疫情出力呢?汉语堂的公众号发的最多的是关于湖北方言和普通话的互译问题,防疫的医学术语及翻译问题。这些看似是语言学的作用,但实则需要懂方言的湖北人和医学专业的专家来做。语言学最多是原则指导问题。
那么,有什么是根语言相关的呢?主要也就是有关疫情的各种信息的多语言翻译和舆情分析比较重要。可这两个方面,也不是应用语言学能作战的地方。这些工作需要大公司的大服务器来做。说实在的,面向公众的舆情分析系统很少,具体做得如何不得而知。计算语言学虽然名义上也可以算作应用语言学的一支,但前者应该算作一种方法分类,后者是功用分类,是交叉关系。计算语言学的方法不止可以应用于舆情分析、机器翻译,也可以用来研究语言理论问题。如果非得说语言学的贡献,那就只能擦边球的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抗疫有一些贡献。
语言学喜欢做的,反倒是事后诸葛,比如研究各种言论的叙事模式、隐喻模式、妖魔化模式。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研究,比如挖掘古籍中的瘟疫历史。但仍然缺乏主动出击,产生社会或经济价值。
由此看来,语言学距离社会有点远,服务社会有点不足,还需要结合社会需求来发展。比如方言问题,能不能建立起各种方言之间的互译词表乃至语音翻译系统?对术语学来说,能不能建立一套多语言的术语创新与管理平台?语言学在这个时代,转身为各种实际的“语言工程”才能为社会所用,发挥价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