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顶级学术包工头,6层转包的研究生导师

已有 6559 次阅读 2009-11-29 08:42 |个人分类:教学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院士, 导师, 学术包工头, 6导

    最近从一位工作人员处听到一件趣事,转述出来和大家分享。 北京某国有科研单位的几个硕士研究生,每年只能在教师节见到自己的导师一面,平时在第6导的指导下干活。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1导,某年事已高的院士,平时不到单位,是这些学生的第一导师。
第2导,某所长,院士N年前的学生,院士将学生转包给他。
第3导,某项目长,学生所做项目的负责人,所长将学生转包给他。
第4导,某课题长,学生所做项目的某课题的负责人,项目长将学生转包给他。
第5导,某课题下的组长,课题长将学生又转包给他。
第6导,清华大学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在企业干项目。他具体指导这些硕士研究生干活。

    学生亲切地称呼这位博士研究生为6导。因为只有6导才是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给学生予以指导的导师。 其他5人都是学术包工头。

    在学校2导和3导指导研究生的现象很常见,但由6导来指导研究生,估计创中国学术包工头的一个记录了。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274752.html

上一篇:感恩节之感恩进行时
下一篇:学术包工头现象泛滥的原因及危害
收藏 IP: .*| 热度|

16 武夷山 王进 刘建彬 毛飞跃 吴飞鹏 戴小华 刘继顺 吕喆 梁俊红 邸领军 李学宽 林中祥 唐常杰 李红周 李毅伟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