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罗总和他给我写的博士后推荐信

已有 19419 次阅读 2009-11-13 20:35 |个人分类:我的科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导师, 博士后, 推荐信, 罗维炳

   罗维炳教授级高工是我博士生期间的副导师,由于他是原石油物探仪器总厂的总工程师,我一直称呼他“罗总”。
   罗总聪颖过人,大学期间就精通英、俄、法、德四门外语,至今还能灵活运用。
   罗总在科研上造诣高深,是我国地震勘探仪器领域的第一人。
   很神奇的是罗总还精通政治,文革期间当了河北省保定军分区司令,有一个班士兵保护他。文革后他远离政治,在科研上站上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我的进步得益于罗总多年来的精心指导和帮助。罗总虽然在企业工作,但我和罗总一起的时间是所有导师中最长的,他做了我10年的良师益友。
   罗总为我第二站博士后研究写推荐信。他在一个大信封上打草稿。之后我一直把这个信封用作鼠标垫。 今天发现罗总写的字快要被鼠标磨掉了。特意记下来,并拍照纪念。 信封上的内容如下:
   理论基础扎实、思路敏捷且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照片如下:


罗总给了我很高评价,我真感到受之有愧。当我今天再一次看见这段推荐信内容时候,我感到愧对罗总对我的期望。就当这句话作为日夜鞭策我的良言吧,尽量不虚度每一天

下面这个链接可以看到罗总的简介:

http://www.cea-igp.ac.cn/%E7%A7%91%E7%A0%94%E9%98%9F%E4%BC%8D/%E5%AE%A2%E5%BA%A7%E7%A0%94%E7%A9%B6%E5%91%98%E7%AE%80%E4%BB%8B/%E7%BD%97%E7%BB%B4%E7%82%B3g.htm

主要内容如下:

罗维炳,男,1943年出生,教授级高工,现在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装备部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

19659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物探仪器专业并分配至石油物探仪器厂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物探仪器研制开发制造工作,主持研制成功并生产了多种物探仪器。

1980年研制成功SK-8000 48道数控地震仪,该项目作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物探数字技术的子项目,本人作为主要参加者之一;

198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制成功SK-83 96道数控地震仪,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制成功SK-240 240道数控地震仪;

198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制成功SK-1004 千道遥测地震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199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制成功SK-1005 轻便千道遥测地震仪;

199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制成功WF-1006 24位多道遥测地震仪,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优秀产品奖,排名第一。

上述仪器均制造多台用于生产。其中两台WF-1006千道遥测地震仪出口到俄罗斯。

1999年至今研制成功并生产了多套地震台网仪,大地电磁探测仪等。

2002年还研制成功3S GPS授时遥测地震仪,获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申请了三项专利,现正在进行网络遥测地震仪研制工作。

多年来在各种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参加编写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科技词典》,主要编写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号处理与过抽样转换器》和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遥测地震仪》等专著。并翻译了大量英、俄文的物探仪器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270811.html

上一篇:X86处理器逐渐退出低功耗嵌入式应用市场
下一篇:从现象看本质真难!
收藏 IP: .*| 热度|

5 强涛 李侠 郭战胜 鲍博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