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邓军校长和研究生院之邀,11-12月份又承担了一次面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本科生的“名师讲座”,讲述《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从11月11日到12月16日一共十讲,而且全程录像形成“名师讲座”课件。
这十讲的内容:
1. 绪论-引言(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和古人类迁徙的影响);
2. 地壳运动:鉴别和效应;
3. 洋、陆界面:大陆边缘地质;
4. 洋盆终结:大陆造山带;
5. 从经典槽-台理论到超越板块构造:地球观的转变;
6.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轮廓;
7. 中朝板块(地台)演化与特征;
8. 扬子-华南板块——扬子地台、华南褶皱系和南海-印支地台的演化与特征;
9. 西域板块(地台)的确认、演化与特征;
10. 总结-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形成与演化。
每讲3~3.5小时,基本囊括了近年我和马文璞新编出版的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的主要内容。
为了讲好每一堂课,在去年多次、多院校讲学的基础上,又增添一些新资料,重新备课。每一讲至少化十倍以上的时间做准备,力求完美,而且每次讲课我都要提前半小时到教室,风雨无阻。这应该是我五十多年教学养成的习惯。
面对这些充满渴望知识眼神的青年学子,我也燃起了讲课的激情,除了讲述业务内容外,也参插一些人生的体验,告诫他们做学问首先要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
在《绪论》开始之前,我首先介绍了原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一段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个大学必须要有不同学科的大师,他们应该是大学的标杆。
50年代,我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时,给我们讲课的杨遵仪、王鸿祯、马杏垣、池际尚、郝贻纯等教授都是上世纪30-40年代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大师,他(她)们青少年时恰逢民国时期,经受过深厚的国学教育和中西合璧的科学熏陶,不仅有渊博的学识,还有高尚的人品和宽厚的风范。现在大学里这样的大师已经不多了。
接着,介绍原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一段讲话:“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上世纪20-30年代北京大学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的大师级人才,皆源于蔡元培校长的上述办学理念,没有“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不可能有学术的活跃和真正的学术创新。
最后,介绍蔡元培校长对学生讲的一段话:“诸位须抱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的,不为做官;入商科的,不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指出学生求学不能功利性太强,只能“为求学而来”,我问在座的学生“你们学地质为了什么?”……我想,学地质就应该做一个有学问的地质工作者或地质科学家,即使做官也要做一个有良心、有学问的科技官员。
在《绪论》中,我介绍了这门课的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学》始见于1920-1928年李四光、葛利普(A.W.Grabau)在北京大学地质系的讲学,以及1934-1939年李四光在英国伦敦各大学的讲学; 1955-1958年《中国地质学》在北京地质学院由王鸿祯、张文佑、边兆祥、马杏垣教授开始讲授,长春地质学院由院长喻德渊教授讲授; 1960年始《中国区域地质学》在北京地质学院,以马杏垣教授为首的区域地质教研室为全院地质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我就是这一年受教于杨森楠老师,从而终身热爱并献身了这门学科;《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1985年杨森楠、杨巍然主编(按照地质矿产部教材编审委员会1982年审定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学大纲);《区域构造解析——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 1992年马文璞编著;《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2014年葛肖虹、马文璞编著。
我和马文璞老师从1998-2014年,历时16年写完这本书,应该说这本《教程》凝聚了我们俩五十多年教学、科研的心血。教程第一篇“区域构造解析的方法学原理”共五章,由马文璞老师为主编写,这前五章是他1998-2008年写了24本读书笔记大约700万字的浓缩,凝聚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对大地构造基本概念的认识;第二篇“中国区域构造”共九章,由我为主编写,综述了中国境内古板块(地台)与造山带的特征,本书的特色是“西域板块”,这是由我1996-2001年首次提出的认识。
在《绪论》中我特别强调介绍了我国地质前辈的创业功绩: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翌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实业部矿务司下设立地质科,标志着我国地质事业的真正开始。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这三位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于(1913-1916)创办了地质研究所,自己培育地质人才。
1913年开办的北京西山《地质讲习班》,一开始30人仅22人毕业,其中叶良辅、谢家荣、王竹泉、李捷、谭锡畴等后来都成为我国最早的著名地质学家,当年正是由他们13人的毕业实习填绘了中国第一幅1:5万(出版时缩编为1:1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由叶良辅执笔撰写了《北京西山地质志》,1920年中英、文出版,成为中国学者第一部区域地质专著。这也说明北京西山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摇篮,区域地质填图是一个地质工作者的基本训练。
1916年经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创立,由北京西山《地质讲习班》的毕业生组建了《地质调查所》(号称“百年老店”),此后他们又在全国开展矿产调查和地质填图工作,特别是30-40年代由他们主持领导了北京、太原、重庆、昆明、长沙等各幅1:100万地质图的填制、出版,奠定了我国学者对华北、华南地质构造的基本认识,并出版了各种专报,他们也成为了中国地质学界的栋梁。
1920年经丁文江向蔡元培校长力荐聘请李四光和美国葛利普(A.W.Grabau)同时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大大加强了地学教育,使北京大学地质系在1923-1928年间出现了第一个辉煌时期(黄汲清、李春昱、喻德渊都是他们的学生)。
李四光(37岁)1926在《中国地质学会志》和1929在英国《地质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东亚和全球构造的文章可能是第三世界地质学者涉及全球问题的第一人;
翁文灏(37岁) 1926年在第三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东部的地壳运动》,首次提出我国东部侏罗、白垩纪时有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并命名为燕山运动,在国际地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抗日战争年代,地质工作相对局限于西南和西部大后方,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西南联大(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为校长)培养了大批地质精英人才(王鸿祯、池际尚、郝诒纯、马杏垣、刘东生等)。
1938-1942年间西南联大第一个地学系学生本科班的野外地质实习。班级老师有袁复礼、孙云铸和米士(PeterMisch 德国犹太血统人)等教授,同班同学有刘东生、陈梦熊、韩德馨、穆恩之、顾知微、郝贻纯、陈庆宣、董申葆、马杏垣、池际尚、李璞、涂光炽、谷德振、杨开庆、胡伦积、罗明远、朱之杰、司徒俞旺、赵景德、李广源等,最后排左一举手者为刘东生。(刘东生之子刘强提供)
在地质学人的艰苦努力下,研究工作还是取得了显著成果。李四光在英国出版的《中国地质学》(1939)既奠定了地质力学的基础,又包含大量地层和区域构造资料。黄汲清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1945)是运用当时先进的槽-台理论对中国构造所作的全面分析,他创立多旋回构造理论并成为我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谢家荣1930年在《石油》一书中首次提出“石油可由陆生植物在适当环境下生成”,1934年在《陕北盆地和四川盆地》一文中明确指出“陕北的石油产在陆相地层中”。潘钟祥的《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石油的非海相成因问题》(1941)发表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志》(AAPG),在全球代表我国学者首次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 。
1916年由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创办的中央地质调查所,翁文灏是任期最长的所长,之后30-40年代李春昱、黄汲清先后任所长。他们领导着全所同仁开展华北、华南、西南、西北1/100万地质填图、找矿、找油,编著论文,建立了很好的所风:“老者身先士卒、勤奋敬业;同仁间宽宏大度、团结共事;对后辈是忠厚长者,提携后人、关爱有加。”。1929年首提“峨眉山玄武岩”的赵亚曾30岁在野外遇难之后,全所悲恸哀悼。丁文江不但长哭当歌,而且“到处出力为他的家属征募抚恤经费”,甚至还“自己担负亚曾的儿子的教育责任”;翁文灏致悼文“青年学者中造就如此之速而大者,即在世界科学先进国中,亦所罕觏”。这种人文环境,我们现在的院所还有吗?
截至1949年,全国从事地质工作的只不过才约300余人。当时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属下和北大、清华、燕京等院校的这300余人中,聚集了世界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者等一批地质学界的精英,他们和当时国际地质学界的主流联系非常密切,当时我国出版的学术刊物如《中国地质学会志》、《地质论评》、《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专报》(英文版,即《地质学报》的前身)、《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中国古生物誌》都是享誉世界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刊物。那时候没有现在考评晋级的什么SCI检索,凡来亚洲工作的外国学者如果没读过上述刊物文章的是没有资格发言的。
在第十讲“总结-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形成与演化”的开头,我引用了谢家荣的一段名言“庖丁解牛,心有全牛,明全局然后能务细节”这是时任全国普查委员会主任的谢家荣(1957)到柴达木盆地视察,对当时在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普查的632队总地质师朱夏讲的一句话。它是从事任何地质工作应该遵循的哲理名言,也告诉我们要从全球构造背景来理解中国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同时我送给学生14个字:
“勤奋、积累、视野、思考,执着才能成事。”
勤奋——学地质必须不怕苦,勤奋野外观察与地质填图;
积累——不断积累自己的野外实践,同时广阅参考文献积累前人和他人的认识;
视野——做任何地质工作都要有视野,了解工作区的背景,跑的地方多、见多识广、积累(包括野外实践和参阅文献)得多,才可能有大的视野;
思考——对前人认识、自己的实践,一定要通过思考去伪存真,寻求科学的真谛;
执着才能成事——选准了目标,确定了方向,就要锲而不舍地坚持做下去,才能真正成事。
这“14个字”也是我自己的人生体验,我应该算“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在前辈大师理论的启蒙下,亲自受到过大师们的教诲和指导,一生通过实践积累,90年代以来我对我国的区域大地构造理论做了四件事:首次提出了西域板块(1996)、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2006)、青藏-闽粤初始高原、四川运动时代的重新厘定和影响(2010)。我给你们的十讲讲座都是我五十多年来亲身体验和思考的问题,也许今天你们不能完全理解,但总有一天你们会理解的。我的课件全部奉献给你们,作为这次讲课的纪念,供你们学习、思考之用,千万不可拿来抄袭,现今学术界的抄袭之风是我国“学术堕落”的表现,你们不可效仿!作为我的学生,请你们记住我的人生格言“真诚和正直”。
我的主要编著、论文文献:
1. 地质出版社,2014年4月《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2. 中国地质2014年41卷第3期《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
3. 中国地质2014年41卷第1期《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4. 中国地质2013年40卷第1期《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展望》
5. 地学前缘 2010 年17卷第4期《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闽粤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背斜构造形成的启示》
6. 自然杂志2010年32卷第5期《西去泥河湾-解读古人类与燕山隆升的历史》
7. 中国地质 2009 年36卷第5期《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
8. 地质出版社,2008年10月《中国区域构造研究文集》
9. 中国地质 2007年34卷第2期《东北亚南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轮廓》
10. 地学前缘2006年13卷第6期《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
11. 石油学报 2001 ,22(5 )《中国西部的大陆构造格架》
12. 1996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5年年报,9-8.北京:地质出版社《中国西北的大陆构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