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华北地区构造地貌的形成
早更新世晚期(0.9-0.8Ma)青藏高原的末次快速隆升,影响到我国西北挤压型盆-山地貌的形成以及蒙古高原、山-陕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形成,同时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的地形阶梯带和与之相对应的重力梯度带实际上也应该是早更新世晚期(0.9-0.8Ma)才形成的,因为古黄河在三门峡的贯通正是发生在1.2-0.8 Ma(潘保田,2004)。因此,早更新世末的构造运动奠定了华北地区(中朝地台)现今构造地貌的基本轮廓。
在北京西山高台上的涿鹿盆地的泥河湾剖面,中更新统郝家台组与下更新统泥河湾组呈微角度不整合,说明早更新世(Q1)和中更新世(Q2)之间有一次构造变动,只不过这里的变动比起中国西部要微弱得多。中更新统郝家台组之上连续覆盖着上更新统马兰组砖红色黄土(马兰黄土)、棕红色古土壤和其上部的湖相、冲积平原相沉积。
北京-怀来-延庆第四纪地貌地质图(图1)揭示了北京西山坡脚和比高近千米的延庆盆地都出露着上更新统马兰组的湖相地层(桔黄色图例),说明延庆-涿鹿盆地在晚更新世时和华北冲积平原还在同一个水准面上。是晚更新世之后大约2万年才抬升成海拔1000m的高台。
图1 北京-怀来-延庆第四纪地貌地质图(闵隆瑞,2010)
从地貌上看,永定河、潮白河的上源白河(密云水库以北)在山区都呈深切河曲(图1、图2),这也说明1000m海拔高度的北京西山属于快速隆升的山脉。正是这次快速隆升使阴山-燕山成为辽河、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同时导致了陕西境内原来向东泄流的古黄河北支拐向南流,突破壶口瀑布(张抗,1992),以致使壶口以南原来向北流的河成为倒淌河与古黄河南支汇流形成今日之黄河;并使燕山山区的白河和永定河上源河谷成为今日之深切河曲。
图2 密云水库西北山区的白河河谷及下游的深切河曲
综上所述,分隔了我国五大内陆水系(流域)的分水岭自北而南分别是松辽盆地中分隔了松花江和辽河水系的长岭;分隔辽河、黄河水系的分水岭阴山-燕山;分隔黄河、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秦岭-伏牛山和分隔淮河、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大洪山-大别山;以及分隔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它们都形成在晚更新世之后。这些东西走向分水岭山脉的再次隆升,说明了晚中生代以来至今,北冰洋与印度洋脊的扩张是造成亚洲大陆南北受挤、发生陆内变形的长期的宏观背景。
(二)“泥河湾人”与古人类迁徙
1923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河北宣化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桑干河畔东城、化稍营、泥河湾一带第四纪的湖相地层中有犀牛等淡水哺乳类动物的化石,於是把这套含化石的地层命名为“泥河湾层”。1924-1926年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和神父桑志华对“泥河湾层”进行了详细的分层纪录与化石采集,挖掘了大量哺乳类动物和厚壳蚌化石,经过研究确认为早更新世的种属,称为“泥河湾动物群”相当于欧洲的“维拉弗朗动物群”。法国著名旧石器考古专家步日耶并在其中发现了具有打击痕迹的石块,确认为是古人类打制的旧石器。从此,含有“泥河湾动物群”的泥河湾层就成为我国北方及亚洲早更新世的标准地层,涿鹿盆地的泥河湾剖面也成了国际地学界著名的早更新世标准剖面。
1929年裴文中首次在周口店中更新统距今约40万年的郝家台组发现了“北京猿人”,近年闵隆瑞等(2010)在小长梁下更新统泥河湾组中发现了古人类化石(腿骨),於是泥河湾盆地是否存在距今约150多万年的“泥河湾人”?就成了现今地学与古人类学界关注的焦点。
如果联系到1996年阴家润、崔之久等在昆仑山口早更新世地层羌塘群中发现的208万年古人类遗迹,就又提出了一个我国境内古人类迁徙的问题。
早更新世青藏高原顶面尚未隆升到海拔5000m,而是处于700-1000m的准平原面阶段,经历了中-上新世的隆升剥蚀,现今高原顶面的羌塘盆地在早更新世时几近和柴达木、共和盆地成为同海拔高度的泛盆地,昆仑山口所发现的古人类遗迹表明当时繁衍出现的是暂且称谓的“西域羌塘人”,是否可对我国境内古人类的迁徙做如下推断:早更新世晚期(0.9-0.8Ma)由于高原的快速隆升,部分“西域羌塘人”适应高寒缺氧环境成为高原人即西藏人的祖先,而大部分“西域羌塘人”适应不了骤变的环境,开始沿古黄河源头向高原下方迁徙,其中一部分沿着古黄河故道的南支在陕西蓝田繁衍为早-中更新世115-53万年的“蓝田猿人”(吴汝康,1966);另一部分则沿着古黄河故道的北支繁衍为中更新世约50多万年的“河套人”(贾兰坡,1951)。从古构造地貌上看,大同-蔚县-阳原盆地和涿鹿-延庆盆地在早更新世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泛盆地——泥河湾盆地,它与西部古大青山南的临河-包头-呼和浩特湖盆很可能相连成为串湖,当时的古黄河故道北支并没有向南流(如前节所述),它应该通过上述北西西-南东东向延伸的连通串湖盆地向东的溢流河即古白河、永定河向南东注入渤海(图1、图2),蛇曲的古河道说明了它们当时是泛海平原的河流。因此无论从地理和气候,泥河湾盆地都具备了古猿人繁衍生息的条件,那么“泥河湾人”是古黄河故道北支繁衍的一支,还是原地衍生的古猿人?是需要今后认真探索的古人类学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古地貌变迁的研究课题。
注:以上是今年8月份即将在地质出版社出版,由我和马文璞主编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部分文稿,供大家先睹为快,也希望听取各种意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