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四川雅安7.0M地震发生以来,灾区人民的安危又一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支援、军民联合、抗震救灾可歌可泣。
对于雅安地区可能发生地震,许多学者如嵇少丞等都曾做过预测,我在2008年5月28日《要防范7级余震的发生》博文中也曾经提出“在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南段目前的“无震闭锁区”,也有可能发生强余震,那么宝兴、雅安就值得关注。”;在2011年4月26日《对玉树7.1M地震成因、背景的分析与思考》博文中预测“雅安、泸定、康定地区,处于玉树-鲜水河断裂和龙门山断裂交汇部位的小金河弧,可能成为阻挡羌塘-理塘地块向东南快速蠕散的应力集中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注意。”说明大家对于雅安地区的发震背景有着类同的认识。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在构造背景分析的前提下,开展多学科、多手段的地震监测,实现地震预报的突破?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我们的前辈李四光、李善邦目睹1920年海原大地震、1933年叠溪大地震的惨烈情景,很早就关注地震预报的问题,李善邦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所编著的《中国地震》一书就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地震(7.4级)后,李四光根据历史地震、现今地震活动及断裂带活动的新特点,提出要注意郯城-庐江断裂的北延,并且明确指出要防范辽东半岛的地震,於是1970年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上确定了辽宁省沈阳一营口地区为全国地震工作重点监视区之一,就是在周总理“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群测群防”的方针指引下,利用“三土”(土地电、土地磁、地应力)方法,我们成功预报了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一次强烈的7.3级地震,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直至今日仍在全世界属首例,它拯救了10万余人的生命,避免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难怪周恩来总理对李四光说:“你能力排众议,提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李四光用自己的科学实践说明,只要地震监测的战略思想正确,又注意了临震监测,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我们如何继承前辈的遗志,在未来的地震发生前做出有效的预报?从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背景加动态监测”是成功的要素。
从大地构造背景看,汶川、玉树和雅安地震的大背景是一样的,都是由于印度洋洋脊扩张使印度板块以50-60mm/yr的速度向青藏高原嵌入,引起高原壳-幔物质向东蠕散诱发的地震。我在2011年4月26日《对玉树7.1M地震成因、背景的分析与思考》博文中的背景分析没有过时,下一个比较大的地震仍然可能发生在川西和云南地区。
博文中我强调了要关注羌塘-理塘地块向东南的快速蠕散在什么地方会受阻,会产生应力集中和能量积蓄?并提出了四个重点地区:①昆明以南的玉溪、通海、石屏地区,有过7.0M地震;②大理地区,有过7.0M地震;③川西盐源、盐塘地区有过6.0M地震;④雅安、泸定、康定地区,处于玉树-鲜水河断裂和龙门山断裂交汇部位。以上四区都处在向南推覆的晚新生代(N2-Q1)弧形推覆构造带的前沿,它们分别是通海弧、大理弧、盐源弧、小金河弧,都可能成为阻挡羌塘-理塘地块向东南快速蠕散的应力集中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注意。
图1.川滇藏地震构造图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上述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加密地震监测站点,包括在通过龙门山、横断山不同高度隧道工程中设立地震监测站点,纳入全国地震监测网络,应该对这个地区地应力、地形变、地热、地下水位变化、氡气等惰性气体含量、红外遥感异常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监测,及时抓住可能发震的异常集中区,提前预报。同时呼吁地方政府,应该在活动断裂带有计划地进行居民住房改造,把土石结构民居改造成能够抗8级以上烈度的钢筋框架结构的房屋,以减少地震时的人员伤亡。
图2.川滇藏地震构造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