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zhong 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51) 精选

已有 6411 次阅读 2011-6-9 14:26 |个人分类: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 物理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

物理学院 2010级学生

忆海拾贝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的看法如何,我只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在海滨游戏的孩子,有时为了找到一块光滑的石子或比较美丽的贝壳而高兴,而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前面而未被发现。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曾几何时,我仍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面对着试卷“如山”,感慨本该充满活力的青春年华,却只得与试卷为伍——而后放下手中的笔,甩了甩酸胀的手腕,环顾一周,周遭的同学无不表情肃穆,然笔尖不滞,草稿上迅速蜿蜒出公式验算的纷繁印迹。我深吸一口气,继续投入题目的浩瀚海洋之中……

——中学时代那“悬梁刺股”的峥嵘岁月已恍如昨日,忆及中学时代与物理的际遇,似乎每一次记忆犹新,都带有着自己的执拗与倔强:初中的班级算是人才辈出,每当有什么竞赛,无论是学校里,或者是市直、乃至省内,总有那么一拨人载誉而归,记忆里似乎总是男生占据着大半壁江山,数理科目上尤其明显。初三的物理老师甚喜找同学上台做题,若干积极踊跃的身影,几乎每节课都跳跃在方寸的讲台之上(注:全是男生)。尽管班中女生同样认真努力,甚至或许是因为女生特质中的细致谨慎,成绩上倒也平分秋色、不分轩轾,只是女生身上总是少了一种难言的冲劲,我们只好自我调侃,美其名曰:“沉静内敛”。

依稀记得物理老师曾说过:“当男生好奇地把家中电器拆卸一空、观察电路时,女生通常是在玩毛绒玩具。”引得班上同学一阵哄笑。当时电学部分的内容刚刚起步,大家都在被“串联”、 “并联”折腾地焦头烂额。一时之间,大有大脑“短路”的迹象,电表改装更是如此。班上男生的理科竞赛“五人帮”却学得游刃有余,让人好生羡慕,心中也暗自下定决心。某日中午,在得到物理老师首肯后,牺牲午休时间,独自一人来到实验楼,准备将物理电路理论发展到实际演练中,试图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电路及其工作原理拥有更透彻的了解。谁知一打开虚掩的物理实验室大门,竟看见班上最沉默刻苦的女生已然在摆弄着导线,脸庞上充满了专注的神情。我突然觉得肩上一沉,转头一看,平日的好友正站在我身后,朝我挑了挑眉,我俩相视一笑,不由道:“原来你也……”也许是声响惊动了原本埋头于手中器材的同学,她抬起头来,看见我俩,眼里滑过惊讶,“你们?”未等我开口,个性爽朗的好友已接过话茬,“来弄实验啊!总不能老输给他们吧?”我抿嘴笑了笑,“我们也不差的。”

——“那是当然。”她俩异口同声,我们同时愣住,旋即一哂,各自摆弄起桌上的电学器具来。那天的中午过得充实而丰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也让我小小地体会了一把“物理人”的趣味,也得知有着无数的同龄人怀揣着对于物理学科的憧憬而努力着。

回忆高中阶段,追忆似水年华。犹记高一入校,算是物理学科的低谷期,每次在均分上下徘徊,几乎每次考试都在利用其它学科的优势弥足物理上的差距,也为之沮丧低迷。好在我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做题(当然不是投身题海战术)、请教老师。除了最初一段时间内不断被打击的自信心,越发觉得物理当是有趣的学科,公式勘比音乐家手中的基础乐符,在运用中则会演绎出清新动听的旋律,简洁明了,却蕴含着学科内部最重要的信息。渐渐地,我摸索出些许门道,不敢说已然轻叩响物理的大门,至少物理城堡的轮廓已在我眼中初现端倪。

高三暑假最鲜明的记忆,莫过于填报志愿了。始终记得母亲略带担忧地看着我填下“物理学”的志愿,认为女生并不适合艰涩深奥的基础学科。我狡黠地一笑,清了清嗓子,“咳,咳……不用担心,真理是不会注重男女差异的。再说,女生的细致谨慎,难道不是科学研究很重要的品质么?”母亲并未说话,而我也读懂了她眼中闪烁的几许伤感与隐忧,暗自记下,铭感于心。

立足当下

    我们不能从使每个人具有诗人的气质的观点来制订我们的教育,但是有些特性是普遍需要的,它们共同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这就是:活力、勇气、敏感、智慧。

                                             ——罗素(J. Scott Russell

二十世纪声誉卓著的思想家罗素将“活力”“勇气”“敏感”“智慧”,看作理想品格的基础,我不禁将这理想品格的培养,与我似是刚刚开始实则已然度过八分之一的大学生涯联系起来。

“活力”,也许生活总是如此,它不会按照我所预料的轨迹继续,正如我曾认为南京大学的物理系应该是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落实到了实处,置身其中的人应当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温文尔雅、心境淡静。迎新大会上的别开生面,泼水节的欢呼雀跃,算是我人生价值观的一次“颠覆”,我从未意料,选择基础学科的人们,竟也有着这样蓬勃的活力,这短短四个月来,这样的感觉越加浓厚,也愈加有了亲近之感。

“勇气”,并非什么豪言壮语才能打动人心,绝非什么丰功伟绩方可气壮山河,身处平凡中的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面临绝境。或许一次自我的突破、一次全新的尝试,都是“勇气”二字的完美诠释。军训场上英姿飒爽,运动场上身姿矫健,力学课上踊跃展示,思想火花不断碰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勇气”二字的代言人。

实际上,我对“敏感”这一性格并没有十分深刻的认识,或许敏感的人心思较为细腻缜密,洞察能力较强,能够更好的与他人沟通合作、统筹全局。待人更温柔真诚,更懂得换位思考。更容易看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大学是我第一次正式离开家门,开始了住宿生涯,也因此在一开始及其感到不适应,忙中生乱,毫无头绪,好在同宿的舍友都有着三年以上的住宿经历,也给予我莫大的帮助。我对此深深感激,也欣慰于今后的大学生涯里,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相伴,绝不孤单。物理系向来居高不下的男女比例,或许也可成为女生之间关系更为和谐融洽的契机。

想来,罗素所提倡的“智慧”既包括学识上,也容纳生活当中的,理性判断,用智慧解决困难,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大学——这片神奇的土壤上浇灌出自己的果实累累,实现自身的提升与飞跃。

漫谈历史

    不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是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有时候要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并展望未来。物理学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将来也必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周光召

正如物理学史课绪论一节,老师所指出的:“物理有着普遍的适用性和统一性,拥有着向一切科学技术、甚至经济管理部门渗透的力量。”

在《物理学史》这门课上,我渐渐体会到物理学科的诡谲奇妙:观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不同,判决实验的至高作用,实验现象与哲学思辨的联系……不由得想起著名数学家David Hilbert的名言:“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着生命力, 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物理学科正是如此,它不仅拥有着充满绚丽耀眼的光辉历史,同样也保持着激情洋溢。如今的它依旧踊跃积极,充满魅力。

我亦见识到诸多科学家风格迥异的人格魅力,那才华横溢却又保守谨慎的个人品质。着眼过去,立足当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或许历史不仅仅属于那些光芒万丈下备受瞩目的科学家们,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著名的,不知名的,甚至于汲汲拼搏忙碌一生却终无所获的人们,才有了物理这门学科勃发的生命力。而我坚信,在物理学——那斑斓史册上,始终留有一页空白,期待后人的着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59-453304.html

上一篇:做科研是需要有点拼搏精神
下一篇:我的物理,我的大学(52)
收藏 IP: 180.209.15.*| 热度|

19 孙学军 左正伟 郭桅 李泳 郭向云 李学宽 王守业 赵凤光 柯蓉 刘颖彪 姚向峰 吕喆 鲍永利 唐常杰 谢鑫 刘全慧 vigorous liangfeng niming007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