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点石成金术:迷失的追求

已有 3002 次阅读 2014-6-16 16:2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把点石成金术作为一种追求,几千年来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科学研究上对点石成金秘诀的追求也是非常狂热的。

      这突出的表现在我们对名家的只言片语的热爱,并据此作出各种“由心而生”的解读。事实上,这就是把只言片语作为秘诀的一条。点石成金的追求者们梦想着:只要收集足够多的秘诀条条,点石成金也就成为现实。

      在对待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上,点石成金的追求者们不遗余力的指责这指责那,就是不想下力气把理论搞明白。甚至于声称:理论必须是简单明了的。

      然而,在逻辑上,简单明了的理论就不是别人搞不懂的秘诀,因而,作为逻辑性的推论:点石成金的秘诀是自己能搞明白,而别人搞不明白的。因而,追求或创造神秘的“理论”就成为点石成金者的另一条修炼秘诀。

      点石成金术的追求者们就是在这个逻辑闭圈内的修炼者。

      迷信搞各类条条框框的考核指标就能把高校的水平提上去的想法在实质上是迷信他们手中有点石成金术。

      高校章程作为一种宏观约定,几乎没人关心。而对于SCI的区划等则十分的热心。此类细化多少是有点石成金的影子。

      在科研上,迷信某个特例,或是局部有效的方法,撇开更为宏观或作为基础约束的基本科学理论,任“创新”思绪飞扬而全力奋斗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点石成金术的追求者。

      这是人类的正常行为。正如一个长途的跋渋者,在极度的疲沓中,很容易相信出现一步到达终点的秘诀。

      因而,作为科学研究者,对成功的过度渴望和对付出代价的过低估计结合在一起的后果就是:滑向对点石成金术的追求。

      我国的研究队伍中这类现象比较显著。一方面灭东打西、四面八方的出击,一方面呼喊大师快来的那类研究者,在本质上就是点石成金术的追求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803853.html

上一篇:正负电子对的淹没与Clifford几何代数
下一篇: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出在那?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4 周健 魏金本 dchlin hkcpv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