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正负电子对的淹没与Clifford几何代数

已有 3509 次阅读 2014-6-15 16:4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作为对前一篇博文的补充,代数与几何的争论事关未来物理学沿那个方向前进的问题。当然,一如既往的办法:求助于实验。但此类实验代价巨大。

      正负电子对的淹没表明如下事实:

      标量(如质量)可以消失;这个事实是正、负电子质量相同,而二者接触后,质量消失了。

      传统的物理学家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而以能量并没有消失为论据而肯定质量可以消失是显得如此的可笑。

      电子的自旋(正、负电子的自旋如果相反的话)可以抵消,从而有加法存在。

      如果电荷量只不过是一种运动态,这就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不是,则如同质量消失一样,运动也可以消失,这就令人困惑了。

      可以用它们的淹没产生中微子来为此辨论,说中微子就是电子对运动的继存者。但是,中微子寿命很短,其自然的消失与其说它是一个客体,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动力学过程。

      由此来看,寻求中微子的质量就是想维护经典的信念:物质不会消失。能量不会消失。

      作为整个过程来看,有如下结论:

      正、负电子对的淹没是彻底的,至少在经典物理概念上是如此;中微子只不过是其动力学过程的表现,而且,这个过程依然是个迷。

      粒子的寿命过程表明:粒子与某种未知物质相互作用而消失。解决了正负电子对的淹没问题也就有可能解决粒子的寿命问题。

      因而,在数学形式上构造这类过程就是必要的。

      Clifford几何代数承接了这个角色,它所要求的三组对偶基本矢量可以被定义为三色:红、蓝、黄。先不管这三组矢量如何,先用它们把电子对用色子基元的超代数多项“和”形式表达出来,则其“碰撞”就可以表达为两个表达式的“乘法”运算。

      由此,色动力学就建立起来了。而标量质量消失的条件为就等同于质量消失(其条件为:电子荷质比是个物理基本常数)。

      中微子的Clifford形式表现为完全部同于电子的形式,从而电荷也被消灭了。

      总可以选择电子对的质心系为实验系,从而,可以得到在这个系下的中微子的特定简化形式,这样的中微子没有质量,其运动类似于量子,但又有区别。

      但是,这种直接的消灭太干脆了,无法描写中微子衰变的过程。如果认为有衰变过程存在,那很容易的推论:中微子有静止质量。而这种异类的质量概念又引出真空有异类的质量。

      如果逆过程存在,则:由这种类型的真空可以激发出基本粒子,如电子。

      如何制造这类真空呢?高能碰撞完成后的瞬时真空应该就是此类真空!

      因此,在科学史角度看,高能物理的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经典基本粒子的理论表达形式。

      我们能看到的文献表明:一条是代数为出发点的路线;一条是几何为出发点的路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803607.html

上一篇:科学理论几何化是必然的
下一篇:点石成金术:迷失的追求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5 田云川 王国强 wolfganger guoyanghuawu ybyb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