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技信息大爆炸背景下的基础科学研究 精选

已有 8048 次阅读 2013-7-16 11:2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的大爆炸影响了研究者的阅读方式。应用科学研究者热衷于寻求高度类似的相关研究,而基础科学研究者则只能面对海量的文献而束手无策。

      从而,与应用科学类研究对文献的热情高涨成对比的是,基础科学研究者对文献的冷漠。

      应用科学类研究由于有海量文献的支持,因而取的增量“进展”是很容易的,从而,也就对海量文献添砖加瓦。在这个表面上的巨大进步的背后,“进展”的泡沫不断的破裂。这就使成熟的研究者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如何选择文献?

      一个好像是不约而同的方案是:名刊、名著。但是,对很多应用科学研究者而言,这无非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结果而已。

      也由于此原因,应用科学研究成为基于名刊、名著论点(作为出发点)的竞赛。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竞赛的胜利者未必是研究的成功者。

      科技文献上的进步与实际生产力的进步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这是海量文献带来的新时代下的问题:科技文献危机。

      一个新词“大数据时代”,开始流行于各种媒体。数据挖掘技术的应运而生被看成是应对危机的有效办法。

      但是,这种简单的形式逻辑的判决方法对基础科学研究没有带来任何的好处,无论是使用哪个数据库,无论是使用哪类巧妙的关键词组合,我们还是在无效阅读的海洋里扑腾。

      对基础科学研究者而言,这就不得不重新考察:什么是表象?

      这种思考会直接的引向这样的结论:在科技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应用科学研究者的结果(无论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就是基础科学研究的表象。

      正如早期的科学研究直接的面对大自然的无数表象类似,当代的基础科学研究面对的是对大自然的无数表象作出一定程度归纳后的、以经验关系表达出来的局部规律,也就是:以间接方式面对无数的、各种条件下的局部规律。

      把具体的局部规律或经验关系納入表象的范畴。这就是基础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大趋势。

      这样一来,科学研究就被分裂为两个越来越远的道路:一条是力求具体化、局部化的应用性科学研究道路;一条时力求综合化、抽象化、普适性的基础科学研究道路。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现状是:基础科学研究因面对以具体的局部规律或经验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巨大困难而进展乏力;应用科学研究则以摆脱基础科学原理的束缚而取得充分的“自由”来推动其“快速的进展”。

      我国的科学研究是以应用性科学研究为主流的,很不幸的是:基础科学研究和素质先天不足,后天又不重视,从而:以摆脱基础科学原理的束缚而取得充分的“自由”来推动“快速的进展”的趋势特别明显(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如果要搞基础科学研究,则因为基础科学研究是面对以具体的局部规律或经验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进入研究阶段的人群年龄势必被大大推迟,各单位和部门还普遍的缺乏这种耐心。因而,基础科学研究的薄弱及由此产生的无视科学基本原理的趋向将是长期困扰我国科学界的问题。

      总而言之,科技信息大爆炸背景下的基础科学研究必定是以中老人群体为主的。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培养(制度、导师)问题将是高校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然而,多数高校还在玩小孩过家家式的“科研”。

      研究生培养(制度、导师)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的决定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走向,和应用科学研究的(起点)水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708553.html

上一篇:科学期刊办刊原则的明确切换,对理性的回归
下一篇:力学的大起大落与可能的未来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24 罗会仟 樊文强 李冰 李宇斌 杨正瓴 罗春元 田云川 孙学军 孙长庆 吴信 吕乃基 薛良交 孙彧 毕鹏翔 李土荣 张明 唐常杰 周少祥 许培扬 fishman936 trll1 Acad s11s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