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英国学费大幅上涨将导致高校格局如何改变

已有 3634 次阅读 2010-11-8 21:0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英国大学学费上限的大幅度增长会有何种后果,撇开关于社会公平性等的一般性的议论,我认为这个决策对于重振英国教育大国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是英国针对其高校毕业生质量持续十多年的下滑而采取的有效对策。

 

       社会对教育公平性的一般性看法是上大学的权力均等。这样,入学考核成绩相差不大的考生有大概相同的入学机会。

       哲理上是如此。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多数人只不过是为了文凭,以增加后期的工作机会。想进一步深造的是少数。而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就更少了。

       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的讨论以这一事实出发。

      

       对一流高校,过低的学费上限会导致申请入学者的过多数量,而在以入学考核成绩为标准的体系下,对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而言,相对的入学机会下降。对这部分人,这是不公平的。

 

       更为可怕的是,这直接导致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持续性下滑。最终结果就是向国家性人才危机发展。

 

       在提高学费后,只不过是为了文凭的相对价值而申请的人数会显著下降,而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将得到更多的入学机会。

 

       这一点对一流高校是重要的。是在引领、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下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了短期性需求者服务。这一点正是一流高校不能放弃的教学理念。

 

       在低收费时,很多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由于入学考核成绩达不到竟争性高分,而被动的进入二流高校。而很多没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在入学后则只关心完成毕业的最低标准。

 

       在这一意义上说,一流高校的教学资源被大幅度的浪费了。这是一种隐蔽的、社会性的大浪费。

       与此同时,很多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则可能失去了成为高端人才的机会,而导致毕业生质量的下跌。这是对本国潜在人才资源的浪费。

 

       这样,学费上调是力保一流高校发挥最佳社会性作用。

 

       对二流高校,这是一个挑战。如果学费定高了,而本身的教学质量不与之相称,则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会向一流高校流动,而没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则向更低学费的高校流动。优质生源将成为一个问题。

 

       而如果定低了,在为文凭而入学的申请人的热捧下,优质生源将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

 

       对三流高校,则完全可以按需求定价。这类高校是最欢迎学费上调的。这是因为,大多数人读大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文凭。

 

       但是,在今后的十多年,当各档次的文凭含金量被社会认清后,三流高校的学费与一流高校的学费将进一步拉开距离。

 

       这对于保护一流高校(可能牺牲三流高校)而维持英国教育大国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的部分一流高校就在研究有关问题。但是,被学费上限制约,没有能完成高校的改革。

 

       可以认为,高学费阻挡的是单纯为文凭者,相对而言,对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英国的未来培养了更高质量的人才。

      

但是,这一点老百姓是不买账的。

       因而,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和动荡是必不可免的。而且,与英国罢工浪潮一起,可能会碰到很大阻力。

 

       但是,因为高校很多,原则上,三流高校是最直接的得利者,因而有它们的支持,该方案必能实施。

 

       反观我国的高校,一旦是为文凭而考上大学的学生占大多数,则提高教学质量多少也是空话。

 

       因而,个人预测:发达国家的大学学费拉开档次将是今后十年的高校格局变动主题。

 

       而在这一主题下,提高教学质量将是根本性内涵。

 

       我国也快了。但是,会先寻求判断“有经济能力和学习意志力的申请人”,如现在力求搞的自主招生。但是,离开经济杠杆,在维护对社会对教育公平性的一般性看法的环境下,其成功性是令人怀疑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381790.html

上一篇:无知而无畏的”科学家”们
下一篇:在文献的海洋中挣扎
收藏 IP: .*| 热度|

1 吴锦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