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教科书:向前走还是向后退? 精选

已有 5690 次阅读 2016-11-7 17:3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主范运年先生从出版社编辑的角度评论了教科书的问题,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教科书的走向大趋势是:向后退!

       这种向后退首先就表现为,学者不愿写专著。一般而言,好的专著能够概述学科到当前(出版时间)的实质性理论进展,并能用统一的学术观点(一般是理论演绎体系的同一)来论述学科的有关基本问题。

教材的编写基础是参考多本不同观点的学术专著的有关理论结果和论证演绎路线,在假定学生只学过高等数学(或更高点)的基础上来重新演绎和论证。并且尽可能把最新的已经成熟的理论进展部分包括进来。之所以称为教科书,一是简洁性,二是严密性,三是系统性。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对学科的深刻理论和实践功底以外,还得有在用简单数学语言下进行连续演绎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得一本教科书从头到尾贯通一气。但是,这还只是最低要求。

教科书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学时(难度)控制和习题。习题的作用是对理解和掌握教科书内容的逻辑补充。好的习题设计是:如果切实的理解和掌握了习题出现前的教科书内容,应该能把习题做出来。而这是需要实践基础的。

所以,编写一本好的本学科的教科书本身就是一个高难度的学术问题。也就是说,教科书的基本编写原则是使得本学科向前走!

然而,如果没有国内外的有关学术专著为参考,这样的向前走的教科书是编写不出来的。

       在我国,有很多的学术专著出版。但是,很多这类出版物的致命问题是,1)若干论文的综合,并没有在统一的理论演绎体系下展开,或者说是没有公理化。2)同时介绍多个理论体系,但是不能逻辑的把这几个体系统一起来,从而为片断化。

       这样,在我国,编写教科书的实际困难是原始性的研究资料缺乏(有实质学术价值的学术专著少,也就是因为缺百花齐放的学术专著)。

       所以,编写向前走的教科书有很多实际的困难存在。这个大家都理解。

       范先生提出的问题在于,教科书的大趋势是向后退!简化,以及千篇一律化。把教科书看成是可以抄来抄去,黏贴来黏贴去的文字游戏。也就是教科书违反了用简单数学语言下进行连续演绎,以及简洁、严密、系统的要求。那就更不同谈习题的设计及学时(难度)的布局了。

       我写过两本讲义,其中一本已使用10年,但是,以我的能力还是无法把它变成教科书,因为并不完全清楚如何论述才能达到对学生而言是简洁、严密、系统的要求。而习题就是更成问题了。所以,写教科书的难度远远超过写专著的难度。与写教科书相比,写论文就是简单的事情。

       现在的实际问题是,教科书被写烂了。以复旦大学1965年的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为例。越新版越糟糕。糟糕在那呢?新版的改动者几乎不理会原版的思想性和逻辑演绎的连续性,东插点东西,西插点修订,南来块补丁。

       普遍性的,抄来抄去,黏贴来黏贴去的教科书几乎无一例外的试图打乱被抄原著的逻辑演绎同一性,但是自身又没有能力实现思想逻辑及演绎的同一性。这类教科书的流行造成一个局面:错误的东西(过时的观点、论证)源远流传,新的东西(尤其是新理论)在逻辑上(体系上)没有容身之处(塞不进去)。

       总的看来,我国高校事实上面对着教科书的危机。这个危机的体现就是教科书的向后退,直接的导致教学质量的向后退。几十年下来的后果就是,学术界总体上在以不向后退为奋斗目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13271.html

上一篇:被动的科研与主动的科研
下一篇:20世纪科学革命的核心:运动的概念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22 周健 余国志 姬扬 陈楷翰 马续波 杨正瓴 范毅方 王林平 鲍海飞 陈南晖 晏成和 史红全 史晓雷 钱家骏 郭嘉琳 严晓文 王超 张学文 xlsd loyalSciencefan sunjian1016 taosh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