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高绪仁膝肩髋关节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XurenKnee 膝肩髋关节关节镜、关节置换、截骨矫形方向专攻

博文

1952年美国纽约McLaughlin医生创新性地提出了哪种治疗肩关节后脱位的手术方式?

已有 3243 次阅读 2019-11-29 22:29 |个人分类: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肩关节后脱位, 复位, 手术, McLaughlin, 高绪仁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19年11月29日周五。开卷有益!欢迎您来到《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第182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天生的专家,唯有每天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实践和提升!

      0.jpg

       上图:2019年11月29日周五,高绪仁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医附院)暨徐州二院骨科膝肩髋关节专家门诊为肩关节创伤骨折脱位损伤的患者进行规范化体格检查。


        今天有人问我:“高主任您好!1952年美国纽约McLaughlin医生创新性地提出了哪种治疗肩关节后脱位的手术方式?”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因为肩关节后脱位不常见,所以对于一般的骨科医生来说,遇到肩关节后脱位的病例可能就会掉进诊断的陷阱。

       美国纽约骨科医院的HARRISON L.MCLAUGHLIN医生在1952年的美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上报道了581例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其中22个是肩关节后脱位,发生比例3.8%。

       肩关节后脱位常发生在什么体位的时候?

       肩关节内收、内旋的时候。

1.JPG

    上图:1952年美国McLaughlin提出治疗肩关节后脱位的手术方式。

     1952年美国McLaughlin医生提出治疗肩关节后脱位的手术方式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第一,从前侧三角肌胸大肌入路进去。

     第二,切开肩胛下肌,将肩胛下肌向内侧牵拉。

     第三,手法复位锁定后脱位的肱骨头。有时需要在关节间隙插入一个翘,辅助复位。

     第四,可看到小结节内侧出现一个压缩性骨折凹陷区域。稍微做一下肩关节内旋或内收屈曲就可能立刻再次发生肩关节后脱位。

     第五,切断的肩胛下肌肌腱的断头正好足够大来填塞固定到小结节内侧的压缩性凹陷区域。

     第六,小结节内侧压缩性骨折区域新鲜化,露出渗血骨面。

     第七,通过在骨上钻孔将肩胛下肌肌腱通过褥式缝合的方法将肩胛下肌肌腱固定到小结节内侧的压缩性骨折凹陷位置。

     第八,这时,再内旋肱骨头,发现肱骨头就不后脱位了。


     肩关节后脱位是一个陷阱。容易被漏诊。要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肩关节后脱位。复发性的肩关节后脱位或者不可复位的肩关节后脱位,需要手术治疗。美国McLaughlin医生提出的肩胛下肌肌腱填塞法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借问肩痛去哪里,路人遥指高绪仁”。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肩关节的问题,欢迎您登录高绪仁好大夫在线网站进行咨询!网址链接https://gaoxurendr.haodf.com/ 谢谢! 


10.JPG


     高绪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骨科关节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高绪仁膝肩髋关节医疗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膝肩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品牌专家


4.JPG






参考文献:

McLaughlin, H.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J Bone Joint Surg Am. 1952; 24: 584–590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 锁定性脱位 McLaughlin手术 高绪仁 江苏省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徐医附院 徐州二院 骨科 肩关节 关节外科 肩关节疼痛 肩膀疼 肩痛不等于肩周炎 肩周炎 冻结肩 肩关节粘连 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 炎症 损伤 撕裂 肩关节镜微创手术 反式人工肩关节及置换手术 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9-1208145.html

上一篇:Latarjet手术防止肩关节复发性脱位患者再发生肩关节脱位的三个机制是什么?
下一篇: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肩关节专家付中国老师学习一天肩关节手术学到了什么?
收藏 IP: 117.87.2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