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a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changZhang

博文

科学的科普7 突破极限 2 回望古老的远方 精选

已有 3670 次阅读 2024-7-2 07:5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的科普7 突破极限 2 回望古老的远方

张武昌2024年6月30日星期日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1) 望

前面讲了人们对远方的追逐:亲自前往、往地上打钻、着陆行体、探测器远行等。在此之外,人们只能望天兴叹。

 

人的感官有视觉(电磁波)、听觉(震动)、味觉(化学)、触觉(压力)。其中视觉带来的信息量最多。

 

人的眼睛瞳孔一般为2~5毫米,平均4毫米左右,阅读时聚焦距离约为30厘米,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为0.1毫米,液晶显示器的发光点点距约为0.2-0.3毫米,在2-3米外就不会有像素点的马赛克的效果了。眼睛的最灵敏波长为555纳米。从光子的角度来看,2015年的研究表明三个光子可能是人类的视觉极限。

 

人类一直梦想着突破视觉的极限,看得更远,看到更小的东西。这一篇讲望远,看小在下一篇讲。

 

望远一直是人类的追求,三星堆出土的突眼面具被认为是人类对望得更远的向往。

image.png

(2) 望远镜

大约在16世纪末,荷兰的眼镜商詹森(Zaccharias Janssen)和他的儿子把几块镜片放进了一个圆筒中,结果发现通过圆筒看到附近的物体出奇的大,这就是现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前身。高手在民间,这么重要的发明就这样偶然出现了。

 

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最重要的科学研究仪器之一。现在我们知道两者的原理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目标的距离和阅读距离的关系,目标位于阅读距离以外为望远镜,位于阅读距离以内称为放大镜(单镜片)和显微镜(双镜片,又叫复式显微镜,以区别于单片的放大镜)。

image.png

1608年,荷兰的眼镜店主汉斯·利伯希发明了望远镜并申请了专利(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它于1474年3月19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伽利略得知以后,开始自己制作望远镜,放大倍数从3倍逐渐发展到30倍(1609年),天文观测正式开始,他被尊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image.png

最初的望远镜直径不过数厘米,收集的光线数量有限,而宇宙中的光线大多是很微弱的,所以最初的发展趋势是增大镜片的直径,可是,当人们制造出更大的镜片,却发现成像很模糊,后来牛顿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凸透镜实际上是个棱镜,光线折射后分成不同的颜色,聚焦在不同的焦点上,所以成像模糊。

image.png

1671年,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通过反射的方式避免了棱镜效应。日后的天文观测基本都是反射望远镜。

image.png

由于宇宙中光线微弱,用肉眼观察,根本看不到图像。科学家需要将望远镜对准一个目标进行长期观察(曝光),在底片上产生图像,而不是视觉成像,1906年胡克望远镜这个抵消地球自转进行瞄准的装置也是了不起的进步。

image.png

为了离天空更近一些(实际是为了减少大气层的厚度),望远镜都安装在山上。美国洛杉矶的帕罗马山上黒尔望远镜的镜片直径有5米多,1948年开始工作,是最大最高的望远镜。苏联在高加索也建造了望远镜。

(3)电磁波谱不同频率的望远镜

有电,就会产生电磁波。因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由于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所有物体都会向外发出电磁波,波长依能量而定。波长由短到长包括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等,他们的本质区别就是波长和不同,但是波长和频率相乘都是相同的数值—光速3*10^8米。频率越大能量越大,紫外线能烧伤人类皮肤;X射线能穿透人体,照出骨头来;伽马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工业中可用来探伤或流水线的自动控制。γ射线对细胞有杀伤力,医疗上用来治疗肿瘤,这就是医疗上提到的放疗(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不是电磁波,也是放疗的一种)。

 

除了可见光外,也可以利用其他波段进行观测。目前的天文望远镜已经覆盖电磁波的各个波段。按观测波段分类,天文望远镜分为射电望远镜、微波望远镜、红外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可见光望远镜)、紫外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宇宙射线望远镜。光学望远镜成像效果最好。

image.png

地球大气层吸收了来自宇宙的大部分电磁波,只有可见光窗口、红外线的7个狭窄的窗口、部分无线电波可以穿透大气层。天文学把穿透大气层的无线电波称为射电波,可能是为了与通信用的无线电波区分。所以除了可见光显微镜外,在地球表面放置的天文望远镜还有射电望远镜和红外望远镜。 其他波段的观测需要发射到太空中,称为空间望远镜。

4)可观测宇宙

可观测宇宙(哈勃体积Hubble Volume)是通过电磁辐射(电磁波)能够看到还能测算(不是测量)距离和年龄的那部分宇宙。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电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大爆炸早期,温度很高,整个宇宙电离成了一锅等离子汤,只有自由电子和原子核,没有原子。而光线在这锅汤中传播时,没有多远就被散射、吸收或发射,无法传播很远,所以整个宇宙看起来就像一团迷雾一样不透明。

 

 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宇宙膨胀到约38万年时,温度降到3000K,这个温度下电子和原子核终于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光线不再被散射或吸收,一瞬间宇宙变得透明了,宇宙产生了第一束光。

 

这些光线很快由于宇宙膨胀等原因现在的波段位于微波波段,宇宙变成了黑暗,开始了图中所示的黑暗时代Dark Ages

image.png

早在1940年代,伽莫夫、阿尔弗和赫尔曼就做出了微波背景的理论预言,1964年,美国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威尔逊(Robert Wilson)测试他们新设计的号角天线,偶然发现了1948年伽莫夫预言的微波背景辐射,因此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奖。

 

NASA1989年发射了COBE卫星对其进行专门研究。1990年美国天文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当COBE团队的领导者马瑟(John Mathe)向人们展示COBE的结果,证明温度为2.735K的微波背景辐射确实存在。COBE团队的马瑟和斯穆特(George Smoot)因此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公报说,这一工作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宇宙论从猜想变为精确科学。

 

2019年,加拿大美国裔物理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和两名来自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增进我们对宇宙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理解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皮布尔斯在宇宙学方面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上。

 

宇宙的第一束光是向各个方向的,所以不能测算距离和方位,所以微波背景辐射只是可观,但不可测,所以不是可观测宇宙的依据。

 

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这些恒星和星系发出的光才是可观测宇宙的依据。大爆炸理论中第一个恒星大约在4亿年后出生,所以可观测宇宙的年龄为134亿年前。

 

 

(5)望向极限

1990年,直径2.4米的哈勃望远镜来到了600千米的高度(大气层为100千米),它的光学结构是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统,由两个双曲面反射镜组成

image.png

2004年,亚利桑那沙漠中3190米高的格雷厄姆上的大型双筒望远镜开始建造,2008年完成。两个凹镜直径分别达8.4米,总面积加起来可达110平方米,镜片的表面加工精度非常高。两个镜筒可以同时对准目标天体,借助光线干涉原理,所获图像的清晰度可与23米直径的镜片相当。它是一个单一整体,因此称为世界最大的单个望远镜。清晰度超过哈勃望远镜10倍。

image.png

2021年12月25日,韦伯望远镜发射升空,2022年1月24日顺利进入围绕日地系统第二拉格朗日点的运行轨道,2022年7月中旬,韦布空间望远镜正式开始工作,拍摄第一批用于科学研究的照片。

 

韦伯望远镜采用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统,主要观测波段为红外,并且拥有4台用来拍摄天体图像及光谱的科学仪器。遮光罩尺寸大约为22米×12米,大约有波音737飞机的一半大,与一个网球场的面积相仿。

image.png

其主反射镜比哈勃望远镜大得多。哈勃的镜子直径为2.4米,而韦伯望远镜为6.5米。集光面积增加了6.25倍。

image.png

哈勃处于地球轨道上,距离地面约550千米,因此能够被航天飞机发射到太空。韦伯位于日第拉格朗日L2点,距离地球150万千米,通过阿丽亚娜5型火箭运载发射。

 image.png

image.png

201633日,天文科学家透过哈勃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成功的观测到形成于134亿光年前的新生星系GN-z11,。

image.png

2022年,韦伯新发现的GLASS-z13星系,形成于135亿光年前,距离地球的距离337亿光年。

image.png

这两个星系在大爆炸模型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中红色箭头指示,可以说目前已经望向了宇宙可以观测的最古老年代

image.png

由于离得太远,星系整体呈现为模糊的一团,很难分辨其中的单个恒星。2022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Brian Welch团队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颗距离地球270多亿光年的恒星,这是截止当时发现的距离地球最远的一颗恒星。由于光在宇宙中传播需要时间,因此这意味着人们看到的这颗恒星仅是其在宇宙大爆炸后9亿年的样子。这颗新恒星所在的星系被称为“日出弧”,因为它的形状是由引力透镜拉伸其光线形成的。研究人员将这颗新恒星命名为Earendel,它来自古英语,意思是“晨星”或“旭日之光”。

 

在现代天文学领域,探索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如何以及何时形成仍是一项重大挑战。

 

在遥远的螺旋星系中,一颗年轻的蓝色恒星陷入了困境。这颗恒星是与强大的伙伴天体(可能是黑洞或中子星)的联星系统,伙伴的重力非常强,吸收了年轻恒星的外侧。从恒星中剥离等离子体后,发射出了比太阳强100万倍的X射线。2012年,环绕地球的X射线望远镜捕捉到了来自这颗星球的信号的短暂下降,有什么东西从这颗闪耀着X射线的恒星前面经过,从我们的视野挡住了这颗恒星的光长达数小时。宇宙物理学家罗珊娜··斯蒂法诺率领的研究小组目前主张,这个神秘物体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最远、环境最恶劣的行星。这个位于螺旋星系内的X射线联星系统被命名为“M51-ULS-1”,如果这颗行星真的存在的话,M51-ULS-1将成为第一个精确确认拥有银河系外行星”(在我们所属的银河系之外发现的行星)的星系(2021年论文)。

 

2023年,波格丹和他的团队利用NASA的望远镜在X射线中在一个名为UHZ1的星系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远的黑洞。这个星系位于Abell 2744星系团的方向,距离地球35亿光年。然而,韦伯的数据显示,该星系比星团更遥远,距离地球132亿光年,当时宇宙只有现在年龄的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9-1440584.html

上一篇:科学的科普(6)突破极限 1
下一篇:科学的科普8 突破极限3 看到最小
收藏 IP: 112.6.112.*| 热度|

12 孙学军 郑永军 何青 周健 崔锦华 史晓雷 汪运山 黄永义 尤明庆 冯圣中 孙南屏 guest5088382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