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还是要考的。问题是怎么考。
我读博士的时候,Plasma I 和 Plasma II 是同一位教授上的。他现在早已资深,做过PRL的associate editor,做过系主任。当时还是assistant professor,期末考试(final)还是很tough。记得 Plasma I的考试是介绍一个实验,然后问关于这个实验结果的5个问题,每个20分。一个韩国同学拿到考卷后看了5分钟,往桌子上一扣,直接走人。
难度确实大了点儿。后来他告诉我们说,是PRL上的一篇文章,总结了5点,他直接拿来做了问题。那也是我第一次考了70多分(历史纪录,当然最后公布的不是这个成绩,而是A+——按照分布打的分数)。这次考试给我印象深刻,但是内容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
第二个学期上Plasma II,难度大了点——很多非线性问题;选的人也少多了。考试的时候他给了我们一篇关于磁偶极场约束下的等离子体的文章,让我们自己写“读后感”——即从这篇文章出发,做一个类似研究开题报告的东西。
我当时读得很认真,写了一个分析,提了一些建议。这位教授看了非常高兴。后来才知道他那时正在设计CTX(一个研究地球空间物理的偶极场位形装置,后来又在此基础上设计建造了MIT的LDX)。国家要建《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大科学工程装置的时候,哈工大找到我,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偶极场装置(现在正基本完成了物理设计,名字叫HDX)。
同一个教授,根据课程内容和选课学生情况,决定用不同的考试形式。我觉得效果都不错。当然长期来看,后一个效果更好一些。
至于我自己开研究生课,基本上是:日常作业占60%的成绩(只要认真做就让你过),期末出几道题,占40%成绩,给一个星期时间慢慢做。
效果看起来还不错,成绩总是有分布,75-85分的居多,90分以上也有几个。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翻书、查文献做出来,加深一下印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