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我仍坚持的研究生考题形式 精选

已有 22120 次阅读 2015-11-30 08:1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考试, 环境工程, 水处理, 考题

现代教育往往强调“理解”,不赞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虽然我知道“理解”的重要性,但对于关键的技术参数,技术点,我仍要求我的学员,应该将它们“死记硬背”地记下来。考试既是检查各位学员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促进什么必须学习与掌握的一个强制性手段。为了体现我对“死记硬背”的要求,我的一门专业课的考试题,往往拿出一半的分数,设立20-30道的填空题,基本包括了这门专业课的重要工艺技术参数,甚至一些英文缩写词的中文,英文的名称。

有人会讲,这些工艺技术参数,到网上查一查就知道了,根本没必要“死记硬背”,这种填空题只适用于中学生、小学生的考试题,研究生的考题应该多一点应用题、论述题。虽然我知道应用题,论述题重要,但对于关键的技术工艺参数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电脑的总体运行速度要比较快,除了要有性能好的中央处理器外,还要有比较大的内存;一些在计算或处理过程中需要用的数据与程序,都在内存中,这样计算速度才能比较快。若这些数据与程序都要从硬盘上调用,速度一定上不去。我们人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也要调用存在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若大脑中空空如也,什么都要从网上查一查,有时网上查到的一大堆东西,要做出筛选,还要确认它的可靠性,思维能快得起来吗?

人们常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产生足够的比推和联想。当然,若有具体的任务,涉及到某些具体的工艺参数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它的工具书查阅得到来解决这些任务,但若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性思维,脑中原有的知识积累仍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认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会限制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我并不完全认可这种观点。创造性思维是“灵光一闪”可遇而不可求的思想火花,若脑中原来没有知识的积累,这思想的火花也许一下子就熄灭了,而一旦有了知识的积累,也许就添足燃料,将思想火花燃起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若脑中原来就存有大量的相关的数据与参数,才能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从而能迅速地做出分析和判断,使灵感得以快速过滤,并强化灵感作为实际可行的方案和行动。

研究生考题的填空,与幼儿园与小学填空的标准答案还是有差异的,曾听讲一个笑话,讲课本上有“弯弯的月亮象一只小船”,若填空的考题是“弯弯的月亮象什么”,只能填小船,若孩子填象香蕉就错了,从而批评小学教育的死板。我就不会限制这么死板的标准答案。如考题的填空是废水的好氧处理的溶解氧正常控制在多少,我的标准答案是2-4 mg/L,只要写在这个范围都是正确的,填2正确、3正确、4也正确,若写到1-2,或4-6 mg/L,我都会给一半的分数,超出这个范围就没有分了,因为对这个基本的参数,心中都没有谱了,还能给分吗?其实这些重要的关键参数,我在讲课时都已讲了,这些参数必须记下来,将来是要考的。并反复讲,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强化关键技术点的记忆的手段。我就担心学了我这门专业课的学员,毕业后,将这些最重要的基本参数又还给了我,还宣称上过我这门课,不仅他们不好意思,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939759.html

上一篇:真希望设立“打假奖”
下一篇:一种可行的创业成功模式
收藏 IP: 58.254.4.*| 热度|

36 吕洪波 姬扬 刘智颖 谢平 张越 陈学雷 姚伯元 黄彬彬 黄永焯 孙华 黄永义 武夷山 陈楷翰 彭雷 梁洪泽 李毅伟 唐萍 陈志伟 李颖 石磊 韦玉程 王春艳 钱家骏 周春雷 蔡小宁 王淑杰 赵美娣 李竞 肖小敏 唐凌峰 刘忠波 shenlu decipherer biofans mbnl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