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和研究伙伴而言,2012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历经7年的不断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互联网进化论》的写作。
详细的阐述了互联网与脑科学交叉对比的研究成果。
对7年前给自己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初步解答:
互联网的最终结构是什么.有没有规律可循?
互联网的革命最终将带来哪个领域的科学突破?
我们的答案是:
互联网的最终结构将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
互联网的革命将导致脑科学的重大突破。
这个答案也许很简单,
但它却耗费了近百万元的资金支持
耗费了我们最宝贵的7年时间。
当2008年我们发表论文,第一次阐述互联网与人类大脑的关系问题时,
我知道我们有可能在一个重大的新科学领域面前走在美国人的前面。
一直到2012年11月,美国科学家在自然网站上发表论文,
第一次明确提出互联网与大脑可能有相似性问题。
而在这之前的7年里,
我们绘制了互联网虚拟大脑的结构图,
绘制了互联网进化到类脑结构的9张进化示意图,
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了人脑中存在类搜索引擎,类维基百科,类SNS的功能。
总结了互联网进化的9条规律。
科学其实也存在竞争,西方科学界在这一点从不会含糊。
我们只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当未来这个领域被主流科学界重视的时候,
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已经艰难的走过了7年。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2013年,互联网与脑科学的关系会成为科学的热点
依然有更多工作值得深入,它们包括:
1.互联网类神经反射弧的工作机理是怎样的?
2.互联网系统的智能或智商水平能不能设计出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并与人类智商对比?
3.人脑中的类互联网功能和应用能不能得到神经生理学的实验支持?
4.是什么未知的原因导致互联网和人脑向用一个方向进化?
2012年12月31日 23点 写于北京,刘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648355.html
上一篇:
纸媒不是互联网进化大潮中最后灭绝的“物种”下一篇:
原始创新,在中国科学界走正统的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