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Ba

博文

驳清华副教授刘瑜:你的女儿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人

已有 27164 次阅读 2020-12-1 16:0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近日来,来自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的一篇文章被刷了屏,“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说的好不?真好。有用不?没用。纵览其文,通篇充满了鸡汤式的说教,站的角度颇高,但是拥有学院派鸡汤的一切特征:高屋建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接地气。


刘教授讲了孩子教育的问题,其核心观点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好了,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一切顺着孩子的“自我”就行,家长可以佛系带娃。听起来无比美好,看起来空中楼阁。真的能做到佛系带孩子的,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家长的地位已经决定了孩子的下限,且下限很高;二是家庭的环境已经决定了孩子的上限,且上限很低。刘教授的论据就不成立,因为举的例子太极端。拿北大的李雪琴做例子有啥普遍性,用老家的穷亲戚举例行不?我老家亲戚,也算是老来得子的,爸爸是个货车司机,妈妈就是摆摊的“城管斗士”,孩子养的极其佛系,初中成绩从来没跳出过班级最后两名,毕业找个技校去学电工,家长还觉得挺满意。这就是典型的家庭环境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上限。这种例子是不会进入到刘教授的法眼的,可是这就是佛系带娃的结果。那么这种孩子的发展状况,换做当下中产阶级的家庭,能容忍吗?其实这个例子中家长的做法是合理的,环境已经决定了孩子的上限,再做更多的努力,99.9%都是在做无谓的挣扎。人的选择大多是基于理性考虑的,与其砸钱在孩子教育上,不如留钱养老,或者留作将来孩子发展的本金,比如买个铺面做生意。

刘教授的孩子,自然可以心安理得的做一个“普通人”,因为这就是她的孩子的下限,很高的,高到别人需要“花十八年坐在这里一起跟你喝咖啡”。而我那个亲戚的孩子,上限已经低到了即使再花上十八年也不可能和刘教授的孩子坐在一起喝咖啡。在刘教授和我的亲戚这两个家庭之间,中间有至少2亿个家庭的差距,也可能是3亿或者更多,这里面哪怕只有1/3参加“不得不参加的教育军备竞赛”,也足以形成一个消费者数以亿计的庞大市场。所以,从刘教授这些不接地气的案例来看,“普通人”一文无外乎另一篇学院派鸡汤,没啥新意。


真正使家长焦虑的是阶级正在固化,而很可能固化就在两三代人之内完成,所以在前途未卜的时候,就得拼命在固化之前站住自己的位置。显然,一个固化的社会提供不了那么多高端的位置,但是已经看到了社会艰辛的家长们,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治人”而不是“治于人”?一个固化的发达社会“正在残酷的剥削穷人”,我们的国家已经足够公平了,但是仍然不能保证绝对的按劳分配,实际上,越是远离剥削-被剥削的平衡点的人,被剥削的概率就越大。大多数人穷尽努力,也只是希望站住一个离平衡点近一点的位置而已。因此,拿发达国家举例子也不合适的,developed意思就是已经“开发完成了”,也就是阶级已经固化了,人一出生,上下限基本定型,通过奋斗能够改变的余地已经不大了。目前在中国还行,我们还在developing,也许再过一代人,我们的孙辈,可以做到佛系育儿?


再说肯定性的,刘教授说的对不对?对。确实,现在的孩子教育,确实进入了一种恶性竞争的绝望循环中。但是,作为高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清华大学的教授,仅仅能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问题就在那里,不需要很高深的研究,50%以上的家长都认识到了这种恶性竞争的坏处,你清华大学的教授也没比别人高明到哪儿去。真正高明的地方,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不仅仅是“发现大家都已经发现的问题”,而应该是“如何解决问题”。那刘教授有没有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并没有。我们逐条来看。以下条目来自原文:

01.不确定性,社会进步的代价 

本人同意。不确定性带来了社会进步,刘教授的出发点的站位很高。但是应该看到,“加大教育投入”本身就是为了去规避“未来的不确定性“,去尽量避免“不确定性落在自己身上产生的不利结果”。这个前提,就已经决定了“教育军备竞赛”的必然性。

02.恶性竞争里成长,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
不敢苟同。首先,什么是“空心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按照现在的评价标准看,李白、杜甫那个时代,99.99%以上的人都是“空心人”,放在历史长河中,绝绝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别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任性只是凤毛麟角,就连“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都已经是足够任性了。其次,“空心人”是怎么炼成的?实际上是绝大多数人本来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的“空心人”,我都觉得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虽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这恐怕还真和恶性竞争关系不大。另外,刘教授还给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但是,这一切最大的伤害是孩子本身。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很普遍,自杀的低龄化趋势非常严重,每5位中学生就有1位曾经考虑过自杀。”嗯,把这个数字放到成年人的话,这个数据会变成“每10位成年人中就有9位曾经考虑过自杀”,甚至可能更多。所以这里其实是更严重的贩卖焦虑。

03.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
本人同意。但刘教授给出的药方是“如何缓解军备竞赛的压力?首先,认识你自己。”这个要求太高了!什么人才能做到“认识你自己”?对,成年人。甚至是大龄成年人。能够做到的人在成年人里亦是少数。认识自己并找到自己的位置,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只有先让自己变得更高、更快、更多,才能有资格加入一个负反馈,让自己稳定在“合适的位置”。否则,找到自己的位置谈何容易?十八轮司机算不算“自己的位置”?“城管斗士”是不是自己的位置?能接受这种位置的人,大多数是因为“没办法”,有办法的话,谁都知道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坐办公室的生活更好,轻松且稳定。事实上,只能是先让自己变的有竞争力,然后才有机会做选择,然后才能说——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越好。

04.往人多的地方扎,只会是踩踏式竞争

不敢苟同。人口为什么会涌向大城市?人口多,机会也多。刘教授的建议是“找到自己的独特性”,but, how? 事实上,是只有去经历了,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这个“独特性”。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弹钢琴?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画画?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跳舞?所以,找“独特性”的过程,实际上是把孩子和家长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拼爹妈模式”——不为竞争而竞争。不仅要脱离开世俗的评判标准,而且要家长能够自己给孩子量身定做一个评价标准,并促使孩子完成自己评价“自己有没有独特性”。要求太高了,还不如去随大流的学学,然后考考级,喜欢就继续,不喜欢就放弃。所以,放飞的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和家长都是奢侈品,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终其原因,人是数以亿计的,而行业或者专业门类,终究是不足万数。放眼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而且几乎是处处都是踩踏式竞争。钢琴也好,诺奖也罢,肯定是奋力拼杀挤掉竞争者,才能实现所谓的“胜利”;而就算是开个奶茶店,刘教授肯定不是从业者了,所以也不会很多人的创业从餐饮开始,也大抵不知道80%的都在一年以内难以为继。所以,蓝海竞争终究只是理想,大多数人都还得老老实实的进入红海竞争。是踩踏式的吗?是。能避开吗?能,但是概率太小,无法大规模推广复制。

05.社会充满了成功学,却没有教人失败的勇气

不敢苟同。失败是成功之母;红药水又叫二百二,是经历过220次实验才完成的;我们从小都被这些故事鼓励,甚至还编出爱因斯坦的第三个小板凳的故事来给励志,怎么能说没有教人失败的勇气?什么是真正的失败?没有去通过努力,拿到本就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失败。努力了没拿到,那不叫失败,那只能叫挫折。人会在不断的努力中越挫越勇,哪怕是奋斗过后终究是没有“成功”,那也足以告诫自己,是“命运的不公”,并最终承认“我很普通”。如果真是像灌输“成功学”的那样去灌输“失败学”,那么大学生就应该天天打游戏,睡懒觉,挂科,直到面临着被学校清退、不能毕业后、拿不到学位、不能获得大学生应有的位置,才知道自己的放纵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这种“失败学”,能拿到台面上来大规模宣讲吗?不能。努力了没能成功,是普通人;而不努力直接失败,是蛀虫,那不叫失败的勇气。

06.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够了

观点本人同意,但是太难了。什么是“怡然自得的生活”?站在一个中产阶级的角度,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二十年前可以是有酒喝有车开,而2020年的社会了,能够做到怡然自得的话,从物质上应该是房子车子孩子,手里有存款,未来有保障,这才能算是怡然自得吧。而这样的“怡然自得”,是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哪怕在二、三线城市,这种“怡然自得”的年开销也在10万元以上吧,没有这个经济基础,何谈“怡然自得”?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况且李子柒式的田园,开销恐怕更大。“流感之下的北京中年”,像刘教授这种家庭大抵是不用担心的?但从概率上看,一个人的一生能够躲过所有恶疾的概率,恐怕是不会超过50%的。还是那句话,站在不同阶层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认知。引用原文:“可能有人会说,刘老师您别假谦虚了,你们全家都是清华北大的,你也上过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优秀啊。我想告诉你们,我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孩子家长都是学霸,清华满大街藤校毕业的老师,那又怎么样呢?一个班里还是只有一个第一啊。”对啊,这就是环境不同引起的认知水平的不同了。因为刘教授的周围,都是可以“躺着成为普通人”的家庭,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是普通人吗?不,他们不是。刘教授,您的女儿从出生就不是普通人。而真正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即使想继续成为“普通人”的话,也得需要经过努力奋斗之后才有资格的。


现在可以看出来了,刘教授的问题,大抵出现在自我认知上:引用原文:“可能因为我从小是个很“要强”的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假定别人也应该如此。”以及另一段落:“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非常懒,我怎么去改造他?一个办法是帮他找到自己的亮点,让他形成成长的内在驱动力。但是,确实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些人天性懒散,“干什么都不努力”。即使是这种孩子,我觉得也不能去“失败羞辱”,最多是帮助他理解,性格即命运,他将来要为现在的一切人生态度承担后果。

刘教授以己度人了。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推测别人可能和自己一样,但是实际上,作为学者,应该客观、客观、再客观。如果站在真正的“普通人”的角度上,其实“懒”才是人的天性,奋斗并且取得成功终究是少数人的事情。上大学的时候听一个老总讲报告,谈起“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他说都不对,应该是“人之初,性本贪”。当时觉得挺有道理。后来我发现,这也不对,应该是“人之初,性本懒”。懒惰才是人的天性,乃至动物的天性。草原上的狮子,吃饱了也会卧着。而我们之所以有“中国人勤奋”的感觉,是因为教育的作用。我们从小接收的教育,告诉我们“懒惰可耻,勤劳光荣”,因此这个从小埋下的种子在我们长大之后生根发芽,然后才长成奋斗之树,以致开出灿烂之花,结出成功之果。究竟什么才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模型,应该是奋斗之后仍然未能开出灿烂的花,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卧倒。穷尽自己的努力仍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才有资格慨叹命运的不公;奋斗之后仍然接受自己的平凡,才有资格做一个真正的普通人。凡是能够躺着“做一个普通人”的,那你本来就不是“普通人”。


btw,驳刘教授不是为了吸眼球,本人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资历,本人保送至清华并求学10年,现在也在一所双一流的大学任教。

原文引用:
https://edu.163.com/20/1130/09/FSM0DTV900297VGM.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38-1260656.html

上一篇:不是我不对,而是你不懂
下一篇:压缩的困惑
收藏 IP: 210.30.193.*| 热度|

9 郑永军 胡爱国 孔梅 张叔勇 周向进 范运年 刘炜 杜学领 胡想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