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造房子 精选

已有 5670 次阅读 2023-11-22 15:5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造房子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在农村造房子,自古以来对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件大事。即使在现代化的城里面,买新房和买房之后的装修,也是一件大事。现在物流发达、建材丰富,随时可以包工包料建造,只要资金到位,可以少操许多心。
       儿时的我正处于文革期间,那时生活条件的艰苦不是现在年轻人能想象。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父母亲仍然节衣缩食造了三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彼时,我才六岁。
      当时的条件,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木料、包括砂石水泥、电线灯泡等等都要主人家买好运到工地,还要去请熟悉可靠的瓦工木工电工等定日子施工、施工过程中还需请壮劳力来做辅工,更要烧午饭和晚饭给工匠和辅工吃,晚上父亲还要住在工地防止木材等被偷盗。由此可想建造房子的事先准备工作、建造过程的各种操心。母亲现在还常说“家无三年粮、不要去叫匠”,意思是说家里没有可以用于三年的储备粮食,就不要去叫匠人来造房子。粮食对于每家每户都很紧张,所以硬是省下来做饭给匠人们吃。所以现在我们兄妹三人都非常节俭,早年父母亲造房子的艰辛,我们是耳濡目染,也都体会过每年春天青黄不接时节的吃不饱饭的饥饿感。家里第一次造房子时,父亲才三十五、母亲才三十三,正值身强力壮之时。父亲是老师,平时不太能到工地来;母亲在家里,既要照看工地、又要做辅工、还要做饭,忙碌之极。母亲讲那时候有用不完的力气,做这些事情不觉得吃力。房子造起来,虽然雕梁画栋般豪华,但是高大宽敞,相比于原来住所的局促逼仄,是天壤之别。连邻村的人都说房子造得太耀眼了。
       渐渐地等把我们兄妹三人养大成人,父母亲虽然正值壮年,身体却不再那样处于巅峰状态了,但我们兄妹三人也能帮父母搭把手了。父亲辛勤教书、母亲种桑养蚕,家里在父母亲的勤俭操持下,积蓄慢慢也多了。包产到户的农村,粮食已经不是问题了。看到有些人家开始造楼房,父母亲也觉得不能落在人后,于是开始酝酿造楼房的事情。
       零星的建材开始慢慢地堆积在家里,原来觉得高大的平房一下子显得拥挤。真正的启动是我考上大学的那年暑假,临上大学前,家里开始大把花钱购置建造楼房的钢筋水泥预制板、大梁桁条、杉木椽子。记得父亲带哥哥和我去预制场花了七百元买了预制板。父母亲请人选了开工日子,选择腊月二十开工,于是我的大学第一个寒假就是在家里造楼房的工地上度过,起码我们兄妹三人都可以做辅工了。先是造了一层,等基础均匀沉降一年之后再加盖上面的两层。加盖工程是在春节后的早春时节,在加盖前一天,正值冷空气来袭的锋前增温,天气一下子热到二十几度,雇人工把每块重达千斤的预制板扛上原造好的一层平台,母亲烧茶水都来不及供应得上。谁知当晚就下起鹅毛大雪,父母亲怕已经被预制板承压的一层平台再遭厚雪倾压,平台会不堪重负,于是连夜起来扫平台上的积雪。这只是楼房建造过程中的小事情。后来建造过程中一直春雨绵绵,工地上一片泥泞,父母亲只要一有空一直奔波在工地上,终于在劳动节前全部完工。我劳动节从回家时,楼房外面已经装修好了,家里也基本刷好了大白。建造楼房,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和余粮。但此时哥哥已经工作,我在大学也能自食其力,妹妹上学只需要少量费用。家里很快就走上了富裕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兄妹三人依次成家,就像父母亲一直跟我们讲的一样,父母亲孵了一窝小鸡,慢慢的这一窝小鸡全部离开了原来的窝,只剩下父母亲两人住两间三层楼再加原先的三间平房。平房是我们兄妹三人从小长大的地方,楼房是我们三人长大到离开的地方。渐渐地,父母亲的身体就像房屋慢慢变旧一样慢慢变老,原来高大挺拔的父亲慢慢佝偻,走路生风的母亲开始头疼腿疼,而我们都已经不在他们身边陪伴和扶持了。
       后来,父母亲觉得楼上楼下的生活特别不便,日常生活在楼下,睡觉休息在楼上,爬楼梯感到吃力了,父母亲真的老了。
       我们兄妹三人看到镇上新开发了小区,于是在父亲的授意下,看中并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哥哥帮着装修,父亲就迫不及待地搬进了新居,母亲还恋着旧居,父母亲两个人过起了“分居”生活,哥哥和妹妹两头跑,看了父亲看母亲,母亲烧了好吃的带给父亲,父亲在镇上买了好吃点再由子女们带给母亲。在父亲的抱怨“分居”下,母亲也住进了新居;在母亲也抱怨新居像笼子一样时,父亲也陪着母亲回乡下住。
       现在,我们兄妹三人凭自己的勤劳节俭,各自都拥有自己宽敞舒适的住所,在营造或者购买自己住所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不约而同想到小时候父母亲造房子的情景,母亲正是在造房子的操心中得了高血压的毛病。
       天下广厦千万间,还是自己的家最温暖。父母亲非富非贵,靠着自己的双手、倾自己所能为我们提供了温暖的家,给了我们良好的家教、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甚至帮着带养孙辈。
       又快到了感恩的日子,最先想到的是要感恩父母亲。这种感恩于他们而言,其实并不是什么回馈。其实普天下的父母亲对子女都是如此的倾情付出,子女们也会记得父母亲的含辛茹苦。正是父母与子女的爱的传递,才使得我们有了感恩,并把这种感恩扩大到朋友、同事和周围的人。
       如今,父亲已经离开我们近一年了。父亲离去时我的平静反而成了现在偶尔在我心中出现的深深伤痛,远在天国的父亲,您还好吗?平时乐观豁达的您,平时广交朋友的您,肯定还是像以前一样的乐观、幸福。感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84-1410702.html

上一篇:百年纺织之二十二:华山之巅
下一篇:一年的ChatGPT
收藏 IP: 183.195.43.*| 热度|

19 张晓良 吕洪波 文端智 杨正瓴 夏炎 张学文 冯新 曲均峰 黄河宁 王安良 郑永军 刘秀梅 晏成和 李升伟 王成玉 康建 guest28801685 guest53201161 guest1216015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