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大师之六:Grosberg
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当我还是硕士生之时,彼时研究生还是物以稀为贵,要参加所在教研室的各类会议。刚从英国利兹大学留学回来的李老师在纺材教研室做了一个学术讲座,提及当时利兹大学纺织系的系主任是Grosberg。后来在做织物结构力学课题时,阅读该领域的经典文献时,就发现Grosberg的名字经常出现。如果说Hearle(小赫)测定了纺织材料的诸多基本参数,那么Grosberg则定义了纱线和织物的结构性能,用现在材料学的术语,就是纱线和织物的构效关系。正是由于Grosberg的学术贡献,才导致瑞士USTER纱线条干仪的诞生,日本的川端季雄(Kawabata)和澳大利亚的Postle也在Grosberg的织物结构力学基础上发明了KES和FAST织物风格仪。
Grosberg全名是Percy Grosberg,1925年4月5日出生于南非,在约翰内斯堡的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获得化工专业博士学位,1951年在南非羊毛研究所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羊毛纱线条干不匀问题。后被送到英国利兹大学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学位。在利兹大学期间最大的成绩是遇到了他的终身伴侣Queenie。携新婚妻子回到南非工作不久之后,于1955年又回到英国利兹大学被聘为讲师。由于研究工作业绩突出,于1961年仅36岁时就被聘为纺织工程讲席研究教授。Grosberg在利兹大学工作了35年,1968年获得英国纺织学会的瓦纳奖章,1972年获得学会奖章,1988年因为在纺织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而成为荣誉会员,在担任了十多年的纺织系系主任后,Grosberg于1990年退休。退休之后与夫人移居以色列,在Shenkar工程与设计学院担任Marcus Sieff讲席教授至2008年。Grosberg和夫人有两子一女,其中大儿子在Grosberg之前去世。在经过与疾病抗争后,Grosberg于2012年12月10日去世,享年87岁。
Grosberg主要工作集中于纱线、织物的纺织工艺力学。主要包括纱线和织物形态结构、力学性质。包括纱线条干不匀、环锭纺纱力学、棉条和纱线成形动力学、机织物和针织物结构设计与力学。从1954年研究精纺毛纱条干不匀率开始,Grosberg就展现了在纺织工艺力学上的杰出才华,解决了纱线条干不匀的基本定义、织物织造力学和结构力学等一系列问题,纺织企业采用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也得益于Grosberg的研究贡献。Grosberg是一位优雅的纺织科学家,完美地结合了纺织工艺技术和装备使用并升华到了科学层面。
另外,退休前作为在利兹大学工作时间最长的教员,Grosberg与同事建立了非常友善的合作关系,带领利兹大学纺织系不断发展。但遗憾的是自从Grosberg退休之后,利兹大学纺织系乃至纺织专业就风光不再,很快就就转型为时尚设计,现在更成为广义的设计专业,基本找不到纺织的影子了。
Grosberg写的一些教材著作在纺织界十分出名,比如纺纱领域的“Yarn Production: Theoretical Aspects”、织物领域的“The Role of Friction i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Fabrics”。而最为出名的就是“纺织三巨头”1969年联袂演出的“Structural Mechanics of Fibers, Yarns and Fabrics”,这本书只出版了第一卷,后续的第二卷一直没有出来。我曾在博文中说过,“大师已逝,何人来续写后面的篇章?”另外Grosberg在创作的鼎盛时期,于1968年还写了一本纺织经典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Textile Mechanisms”,成为国内很多研究者赖以参考的必备著作。
Grosberg发表学术论文并不多,在SCI核心集中收录了66篇论文,大部分发表于咱们定义的SCI四区期刊JTI,但篇篇都是经典。在1966.1~1971.4期间,Grosberg在Textile Research Journal上以“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ven Fabrics”为主题,发表的7篇系列论文成就了织物风格仪的研制。后来美国特拉华大学Tsu-Wei Chou的纺织复合材料力学也以此为基础而扩展出来。八卦一下,按照现在的标准,Grosberg也在“顶刊”Nature上发表过论文“Diffusion Through Porous Materials”,只不过被引用只是1次,远远没有他在纺织期刊TRJ和JTI上的论文影响深远。
总之,Grosberg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纱线和织物的工艺和结构力学,是一位充满理性思维的纺织科学家,是纺织工艺力学大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3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