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那田埂上的蛙声 精选

已有 6150 次阅读 2022-12-28 13:5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那田埂上的蛙声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儿时,由于文革原因错过上学时间,我被父亲带到他所执教的一所由旧式祠堂扩建的学校插班上学。学校离家十几里地,平时与父亲一起住校,星期六傍晚父亲带我一起走回家,星期日傍晚再提前一晚去学校。
       父亲1957年3月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乡村学校一线教师做起,前前后后工作过五六个学校,后来一直担任校长至1996年10月退休,为国家教育事业辛勤工作四十年,教过的学生数万计,真可谓桃李满天下。父亲最擅长的是古文,诸子百家典籍滚瓜烂熟,常要求我们子女念书。那时候家里也不允许有太多古文书籍,小学四年级时父亲给我买了一本墨绿色封面的成语词典,父亲常给我们讲里面的典故,后来我曾把这本词典翻烂了。我参加工作之后,父亲还经常翻看我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和学术专著,虽然他对里面的专业知识不是很懂,但我真怕他给我指出这里那里的语病。也真因如此,我写任何文字时,都记得父亲从小对我的要求,字斟句酌,唯恐犯表述不严谨的错误;眼前时常浮现父亲坐在藤椅上,凑近书面材料仔细阅读的场景。母亲常说父亲是“老先生,做事体特别顶真”(江南口语,“老教师,做事情特别认真”之意),看人看不清楚,看报纸看书倒非常清晰,家里大小事情都有书面记录,也许是多年教学工作的习惯使然。
       跟父亲读小学时,时值文革末期,每天上完课,就趴在父亲办公桌上写字,然后就是与一帮子教工子弟疯玩。在食堂吃好晚饭之后,月朗风清之时,父亲常挨村挨户去家访,了解贫困人家孩子念书情况,我也就成了父亲的“小尾巴”。走在乡间的田埂上,一钩新月天如水,清风吹来阵阵稻香,呱呱蛙声此起彼伏。父亲走在前面,我小步快跑跟在后面。遇到路面缺口或者排水渠,父亲便抱我过去。有时偶遇田间排水员,还会与父亲聊上几句。附近村上,没有人不认识父亲,后来也没有人不认识我这个“小尾巴”。父亲还常去一个木匠师傅的朋友家聊天,木匠师傅还怪父亲说这样一个小孩子就带来上学,也不多让孩子在家里玩玩。夜深返校之时,又是阵阵蛙声把我们一路从田埂上送回学校。
       蛙声渐少之季,秋收就要开始了,学校要放一个礼拜的农忙假,把孩子们放回家帮大人干农活,老师家里也有农活要干。我本来就是中途插班生,成绩跟不上别的孩子,农忙假一过,就赖在家里不肯去学校上学,别人都已经上课好几天了,我还赖在家里玩。于是父亲发火,母亲温言规劝,再把我送到半路,我才老大不愿意地跟着父亲去学校。第二天,语文老师点名叫我到黑板前默写汉语拼音,现在记得那四个汉语拼音声母“b、p、d、q”实在弄不清楚,这里面的圆圈到底是在上面还是下面、左面还是右面,一笔糊涂账,我只好全部写在中间,像糖葫芦一样。语文老师把这个笑话给父亲讲,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在笑。后来也不清楚何时才弄清楚。
       第一个学期下来,不知是我成绩好呢还是看父亲的面子,我居然还得了三好学生奖状回家过年。这时父亲要调动工作单位,我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
       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环境,到了新的工作单位,没有了以前的朋友圈子,父亲刚开始觉得不顺心,记得父亲在家里常不开心。一个学期之后,在新学年开学之时,父亲带我去他的学校玩,又要步行十来里路,晚饭后又听到了起起落落的蛙声,我也许也是受到父亲心境的影响了吧,总觉得没有去年此时的兴奋。
       父亲是性情中人,喜怒哀乐,直抒胸臆。既然在新的工作环境不如人意,于是就想方设法再换了学校。当时要调动工作,真的不是现在所能想象的便捷。后来在离家稍近的学校工作之后,父亲对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很满意,于是心情又好起来了。
       恢复高考之年,尚在读小学的我觉得父亲工作积极性特别高。他常说普通农家子女有希望上大学了,以前的推荐上大学大都是被开后门的走关系了,现在是硬碰硬凭真本事上大学了。那年春节前的冬季已经完成了恢复高考第一次考试,夏天是恢复高考的第二次招生考试。夏天的夜晚繁星点点,有一些完成高考的附近考生来找父亲,询问填报高考志愿。母亲特意炒了南瓜子招待大家,父亲一面与大家天南海北的聊天,一边讲一些大学的情况。蛙声传来,更增添了大家的喜悦。之后的许多年,直至我完成高考,每年的高考季,家里都是考生来聚会的季节,也有放暑假后来看望父亲的在读大学生。父亲也乐意与大家交流,尤其是交流高考作文的写作。
       父亲从事基础教育一辈子,热爱基础教育一辈子,专注于基础教育一辈子。退休之后来沪带孙女,在大学校园里面生活了几年。目睹大学生的学风变化,常忧患地讲现在大学生念书勤奋程度如何不如以前,以前是大家拼命读书,现在成了“大学大学,大家上学”,大学生质量滑坡了。我安慰他老人家说,教育就是大浪淘沙,只要是真金,总会沉淀下来的,请他老人家放宽心。
       父亲对于教育的另一个理解就是学生之间的差异犹如“大梁与椽子”的差异,有些人就是做大梁的料,有些人就是做椽子的料,试图通过教育把本身是椽子的料变成做大梁的料,反而是一种危险,将来盖出来的房子说不定会是危房。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尽到努力就好。这也是父亲看到我教学生教得很累时,常给我讲的他的教育心得。
      今年夏天,又是听取蛙声一片的时节,父亲躺在病床上,又给我讲起了他的教育经,还要问我最近国家有哪些大事。12月18日上午9:50,养育我成长、培育我成才、教育我做人的父亲、一位老教育工作者、一位老校长,永远离开了了他留恋的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热爱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离开了他温暖的家,去了更宁静幸福平安的地方。他还会一如既往的爱家人、爱教育、爱生活。从此,我们子女们少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思念。
       父亲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又是我们的至爱亲人,也许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使我忽略了他的伟大,但他的溘然离去,才使我感到长长久久以来,父亲与我关于教育的理解、关于生活的看法、对于社会历史的见解,是多么珍贵。他享年87岁,已属高寿,但我还是深深地悲痛。
       今后的每一个夏季,蛙声照常会唱起。热爱他的家人、同事和学生都会时常想起他,他热爱的家人、教育和生活都会时常回馈他好的消息和新的喜悦。虽然他已听不到这呱呱的蛙声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84-1369496.html

上一篇:豪门效应
下一篇:树根与树冠
收藏 IP: 180.167.231.*| 热度|

34 夏炎 徐志刚 冯圣中 李学宽 李陶 周忠浩 籍利平 张晓良 杨正瓴 谢钢 余忠信 信忠保 崔锦华 孔令国 彭振华 武夷山 王启云 韦四江 王德华 康建 冯新 孔梅 王恪铭 刘立 雷蕴奇 王飞 郑永军 王安良 李建国 胡泽春 杨顺楷 王志民 xinyueLiao guest1216015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