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近期我亲历的学术氛围

已有 4078 次阅读 2010-7-9 14:05 |个人分类:社会思考|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学术氛围, 学者道德

本周我先后在西安上海参加了与工厂设备、轨道交通运行引起工程环境振动防治相关之应用性项目(分别由原机械部科研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担)的评审会。每个评审会均有来自高校、企业的5名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评审程序也基本是会前阅读书面报告材料和会上项目组汇报、评委提问和评说、项目答辩和评审组形成决议等几个环节。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评审会上,评委们能对项目成果中的关键理论、算法或实验技术乃至结论,提出自己的疑惑甚至异议,并对进一步完善或值得研究的问题给出直爽的建议;被评审的项目组成员也能对所质疑的问题沉着应答,而且还对重要的问题趁机向评审组相关的成员讨教。虽然会议时间有所偏长,但评审会却俨然变成了一次小型的、彼此颇有收益的科技交流会。

今天,我的又一位研究生经历了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参加预答辩的5位本系教授(专业分布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可靠度、数值计算、地下结构),已于3周前拿到了这本博士论文纸质初稿;在听取了博士生的汇报后,他们逐一对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撰写发表了看法,其中不乏涉及对核心成果论证严密性的质疑和今后推广应用可能面临的瓶颈,为后续至少3个月的论文修改定稿和本课题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如此认真、和谐的学术氛围,让我感到踏实和欣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342540.html

上一篇:工程检测问题征答(1,已附答案)-桩
下一篇:工程检测问题征答(2)-天然与人工地基(附参考看法)
收藏 IP: .*| 热度|

2 唐常杰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