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与“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汪思源 梅需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博文

这样的孩子们怎能不就业难?!

已有 5304 次阅读 2009-4-19 08:32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复试

又完成了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与网上的许多老师所述深有同感,总的印象真是令人堪忧。简而言之,即基本概念清楚、定性感觉准确的好学生太少。一个简单的英文自我介绍,简单的英语会话,简单的专业英语问题,都回答的磕磕绊绊。做为测控专业的“准研究生”,被控对象、被控参数,控制器、控制量区分不清;采样周期、控制周期的异同不清;数值滤波的方法不知究竟;PID控制如何应用搞不明白;……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太基本的能力都如此低劣,真是让人无语了。

按说能参加复试的学生肯定应划归为不很差的学生,主要还是好学生。但如此的好学生,实难让人称道。许多的好学生,为了考研,在大学时代的后二年,就鼓捣考研的几门课,其他的专业课都是得过且过,也就是说,他根本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但他可能是一个高分的研究生;再加上具体专业有时生源的不足,导师也只好无奈的接收。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人满为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和用人单位也缺人,却难以找到自己所需求的满足企业短期和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真正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才有所谓的“大学生不如大专生,大专生不如技校生”的感慨。企业并非不欢迎有着深厚专业功底和发展潜力的大学生,但肯定是不喜欢眼高手低,只有一些空中楼阁知识,没有一点脚踏实地技能的新员工。人员流动是企业一定要面对的现实,但企业毕竟不是学校,不能在二次培养培训后,即面对一个跳槽的职工。(甚至不得不为学校教育的欠账,而进行一次培养的补课)。企业需要的是一个有着良好业务素质,能够有一个适当的工作切入点,能够边干边培训,边培训边干的大学毕业生。从而满足企业的短期和长远需求。古人“程咬金”尚有舞动纯熟的“三板斧”,而我们的学生太缺乏这样的实际工作的落脚平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的对立,素质培养能力,应试考的也是能力,二者是很好的统一。考研复试也好,企业招聘也好,就是先简单测试一下你的“三板斧”,一段英文自我介绍,一段专业英语描述,一段控制系统分析,怎么就那么难?怎么就准备不充分?从应试技巧而言,也该准备到;从毕业生能力而言,更应该成为其必备。真让人悲哀!

正如网上其他老师也说到的,家长们含辛茹苦的将孩子送到大学,作为家庭教育投资的基本目的是要通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使孩子获得某一项专业技能,从而能够服务于社会并对个人而言具有相应的谋生能力。学生们的普遍问题是,专业课的知识来自于死记硬背,远非真正地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经历过相应的专业实验演示。可怜的孩子们,实乃“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学理工科的,没有相应的实验配套支撑,靠孩子们凭空想象,能学得明白那才怪了?没有相应的资源,就应该没有办教育的资质。道理很显然,一个驾驶学校,如果没有汽车让每一位学生去亲身练习驾驶,光靠教练的“嘴把式”,学生们能学会驾车吗?

将学生看作是一所大学的“产品”,不管你的楼有多大,经费有多少,论文出了多少,当你的“产品”在社会上市后,档次、质量如何?用户们心里自然都会有一杆秤。学校的品牌自然是由你自己“产品”的质量所决定的。如果“假冒伪劣产品”不能得到抑制,学生的质量差,学校也就砸了自己的牌子,专业也就断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后来的学生的就业前程也就会越来越暗淡和艰难。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苦了孩子们。据说,曾经在某些人才招聘会上,有的单位明示:“XX大学毕业生免谈”。就个人来说,如果仅仅是持有一纸文凭,而并不具备货真价实的专业技能,不能够在未来为雇主带来利益与贡献,那么迟早都将会被摈弃、淘汰出局。无论你是博士、硕士,还是学士,都会如此。如此“人才”,怎能找到工作?!

让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名副其实的良好教育难道不是基本的民生吗?不是学校最基本的诚信么?我校也提出了“爱校如家,待生如子”,“为孩子们找一份更满意的工作”。每个老师,学校各个部门是否真的教会孩子该会的东西没有?!我们的大学进行的高等教育是否完成了为社会培养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基本使命?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是否还会进一步恶化?究竟应该怎样办教育?危机与忧患已经不是简单挂在嘴上说说的事情了,已绝非耸人听闻。愿与教育界的(包括全社会的)有识之士共同呐喊与呼唤,救救孩子!!!

青年智,则国家智;青年强,则民族强!教育在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现实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强化也不为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39-226913.html

上一篇:我校发展之我见
下一篇:让“精英”从“平民”中脱颖,让“平民”成各路“精英”
收藏 IP: .*| 热度|

15 赵星 薛长国 郑融 朱林 陈儒军 刘进平 张国庆 曹聪 吴渝 汪育才 陈国文 迟菲 魏东平 苗元华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