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ngyy

博文

看看chatGPT自动生成的文章水平如何?

已有 2360 次阅读 2023-2-9 17:53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看看chatGPT自动生成的文章水平如何?

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最近被炒得非常热。其中一个是由chatGPT写作的论文得到优秀,以后该如何对待论文了。另外一些人甚至认为由于chatGPT的优秀作用,说可能要失业了。等等这些内容在网络上传播。那么到底情况如何?

我个人认为,chatGPT的出现,的确人工智能的应用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数据处理的算法和智能选择上还需要有更大的改进。对于比较热门的话题,网络数据量大,生成的文章还比较通顺。而那些比较偏冷的话题,可能就差一点。另外可能中文数据的处理,对chatGPT可能不是它的强项。国内的一些公司,也准备开发中文的chatGPT。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等。

本人进入chatGPT让它生成了两篇文章,是只给题目,没有限定提纲和具体要求。它很快就做出答案。下面在这里照发,大家看看水平如何。

chatGPT.jpg

提问:请用“中医和西医比较”写一篇文章。

chatGPT响应生成的文章,原字照发:

 

中医和西医的比较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观念、理念和方法,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中医和西医相比,在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疾病的能力上均存在差异。

中医的基本原则是把病人的整体身心状况考虑在内,认为调节和平衡人体内外及其体内气血的流动,就能够促进健康的生理机能,从而缓解或者治愈疾病。它强调整体治疗,通过调理体质,以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中医重视预防疾病,通过正确的膳食、运动、休息习惯来促进体质平衡,以预防疾病。

而西医则主要侧重于病因的治疗。它强调病理学分析,以及对病症的精确诊断和治疗。例如,西醫可以搜集患者的详细病史,用检查技术检测他们的内部情况,并进行系统的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因和病理,并最终建立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但也有共通之处。两者都将整个社会和环境,以及患者的心理和遗传状况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考虑因素,力求个体症状的得到缓和,同时追求社会和环境的和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和中医的观点和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例如,在某些方面,中医开始采用西医的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的治疗需求;而西医也正在不断扩展其理论基础,以便引入更多的综合性观念和处方。

总而言之,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各有优势和特点,而且它们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以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通过充分利用这两种理念和方法的优势,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提问:请用生命体的特征”写一篇文章

chatGPT响应生成的文章,原字照发:

 

生命体的特征

生命体的特征是指给予生命个体一种明显区别,使它们不同于其他非有生命物体的特性。这种特征被称为生命体的本质特征,例如活着与死亡,自然还原、发生变化、复杂组成、物理性和化学性反应能力以及内在动力等。

要定义生命体的特征,首先要测量其中包含的本质特征,这可以通过对被研究的物种的生命体特征的一般性描述来完成。更详细的描述可以通过研究生命体的形态学特征,即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形态学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重量、发育、运动能力以及其他特性等。

在生物学方面,生命体的  征可以根据其所属的分类而不同。分类的基础是遗传信息,也就是一种生物体所携带的指导生命体发展的特定文字,即DNA序列。研究这种遗传信息允许科学家以更精确的方式研究一种生物体的特征。此外,研究生物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从环境和社会结构中获取的资源等。

另一个考虑的重点是有机体的动力学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生命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有机体对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另外,还包括其他生物体中存在的一些特征,如感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等。这些特征可以通过对细胞或生物体特定活动的研究来测量,例如:细胞分裂、细胞凋亡、免疫反应以及内质网络活动等。

最后,要考虑的是生命体的适应性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反应。适应性是指特定环境中生物体如何在其生命周期中使用某种特性的能力,而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则是指其可以通过一系列代谢和能量转化作用来达到一种较佳状态,以应对环境给予它们的挑战。

总而言之,生命体的特征反映其以各种独特方式应对环境的能力。认识到特定物质的生命体特征并利用它们的知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理解生命体的复杂性,并且可以为科学家和从业者提供更全面的范围,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发展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实现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13-1375565.html

上一篇:遇见病毒
下一篇: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构成单元
收藏 IP: 112.0.224.*|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0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